“來電了!來電了!”上周三晚8時25分,在位于海滄的廈門通富微電項目總配電室,廈門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志炎非常興奮——一期項目完成送電標志著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測試產業化基地進入調試投產倒計時。
“根據以往在其他城市的經驗,從申請用電到送電至少需要兩個月,海滄僅用了21天,這樣的速度簡直難以置信,為項目投產爭取了寶貴時間。”陳志炎說。
“三高”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主力軍。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橋頭堡,海滄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立足三季度工作分析反思會,狠抓項目進度,狠抓服務企業,以抓落實一刻都不能停的作風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企業發展贏得先機,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奠定基礎。
全力以赴送電速度超出企業預期
今年9月底,廈門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動力部長陳育冬心急如焚:在一系列項目內部調整后,他發現,只有在10月完成送電才能確保項目今年內完成試生產的目標。“把這個情況告訴海滄區的時候,我心里很慌,因為一個月時間太短了,幾乎不可能實現。”陳育冬說。
得知通富微電項目的用電需求后,海滄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園區建設開發部工作人員李賜波主動放棄了國慶休假,第一時間將企業的需求和難處傳達給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集??蛻舴辗种行模餐套h解決方案。
讓陳育冬沒想到的是,國慶假期一結束,供電公司就給出了具體供電方案,并召集項目方、施工方、廠家、監理、調試等多方召開協調會,高效推進供電項目進度。
“雖然接到通富微電的用電申請是今年9月,但其實早在去年6月我們就通過‘多規合一’平臺收集了項目基礎信息,主動靠前服務,從客戶省錢、省時、省力的角度出發,為客戶量身定制供電方案。”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集??蛻舴辗种行目蛻艚浝睃S瑞河介紹,通富微電項目用電容量7650千伏安,需安裝148臺高低柜設備,現場作業環境復雜,多個作業隊伍、設備廠家人員同時作戰,在短時間內實現供電難度大。
時間緊迫,供電公司深入實施“黨建+服務”工程,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簡化審批流程,并派出業務骨干上門服務,緊盯工期、質量、安全,建立線上線下高效溝通、充分協同的工作機制,加班加點攻堅突破,最終僅用21天就完成一期項目送電。目前,通富微電項目工程進度超95%,預計下個月中下旬實現試投產。
創新機制服務送到企業心坎上
電力是企業正常運轉和擴張的必需品,電力成本的高低和辦電服務的便捷性是營商環境的“風向標”。海滄區抓住了“電力”這一關鍵點,將服務真正送到了企業的心坎上。
這一點,士蘭明鎵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工程總負責人朱利榮同樣深有體會。“2017年,我們在鄰近省份的省會城市申請兩條10千伏電力專線花了兩個月時間。今年我們在廈門提出同樣的需求,只花20多天就搞定了!而且還提供施工用電箱變租賃服務,沒通電前設備不花錢,后續按月付租金,省了不少錢!”朱利榮告訴記者,這種“海滄速度”為項目扎根海滄注入了“強心劑”。據了解,士蘭明鎵化合物半導體項目預計將于下個月實現試投產。
事實上,“海滄速度”不僅體現在電力服務上。此前,士蘭化合物半導體芯片制造生產線建設項目從完成土地規劃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時5天,從第一根樁基落地到廠房主體封頂僅用時10個月;通富微電項目從開工到封頂也只用了4個月。
這之中,離不開海滄區各級各部門全力提供的保姆式貼心服務。當前,海滄持續加大靠前服務力度,努力突破用地用林用海、規劃調整、手續辦理、資金籌措等關鍵環節,采取并聯審批、專項小組等措施,建立問題清單,針對企業的不同“痛點”,開出不同“藥方”,把政策和服務落實到每一個企業。
創新機制體制,持續高效服務企業。為更好地服務企業,海滄區政府相關領導每周召開產業辦例會,為產業發展“定方向、建機制、給政策”;建立“政府+園區+平臺公司+基金+專家委員會”的產業發展機制;依托產業主管部門工信局“一線”對接,“一線”落實,圍著難題干、沖著落實抓,確保服務實效。
下一步,海滄區將繼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創新措施、優化流程、提升效率,做到能多快就多快,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