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8日,LNEC8-第8屆中國鋰電(鈉電)新能源千人大會暨2022綠色電池年會在深圳隆重舉辦。在全球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儲能將是推動新一輪能源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提高能效的重要支撐。來自電動汽車及兩輪車、鋰電池、鈉電池、儲能、回收以及材料設備等超1000+企業高層領導齊聚現場,共話行業發展。
本屆年會,組委會特邀創明電池研發總監趙悠曼出席活動并發表《電動兩輪車用鈉離子電池開發》主題演講。
創明電池成立于2009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裝備、綠色出行、儲能系統等。曾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創明一貫高度注重研發投入和研發人才隊伍建設,內設創明電池研究院,建設有廣東省新型高比能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擁有國家級CNAS認可實驗室。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業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專業鋰離子電池產品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在此次2022中國鋰電及儲能行業金鼎獎頒獎典禮上,創明電池憑借領先的鋰電池技術以及優異的市場表現,獲評“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動力鋰電池品牌”。
作為創明電池研發總監,趙悠曼從事鋰離子電池研究開發13年,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應用研究、高功率密度鋰離子電池的應用研究、長循環壽命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應用研究、高安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應用研究等。曾先后獲得2020年創新東莞科學技術獎,廣東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東莞市"首席技師"等殊榮。
會上,趙悠曼說到,電池作為電動兩輪車的關鍵零部件,目前應用的比較多的是鋰離子電池,但對于終端來說,對鋰電池是“既愛又恨”。一方面,鋰電池能夠滿足新國標的要求,同時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包括個人出行、即時配送、共享出行等。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關注性能的同時,更為關心價格,鋰電價格高企是讓消費者最頭疼的地方。
“鋰電池的關鍵原料碳酸鋰自今年以來價格累計漲幅已超過80%,這給下游電池廠商、車企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普通的應用,很難支撐鋰電池的高成本。因此,目前首要的問題,就是要提高電池的性價比。”趙悠曼表示。
根據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電動兩輪車保有量在3.5億輛,每年保有量仍有小幅的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4億輛。2021年中國電動兩輪車銷量為4860萬輛,同比增長13.02%,主要由于新國標政策的驅動,隨著過渡期在各地逐漸結束,預計增速將回歸常態,預計2025年實現6025萬輛銷量。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在鋰鹽價格處在歷史高位并持續攀升的背景下,為新型電池技術提供了可發展的契機,新能源產業正快速推進鈉電池的量產計劃。
相比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優勢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理論層面上,相比鋰離子電池,總材料成本要低40%~50%,具有很明顯的成本優勢;其次,從儲量來說,地球上鈉資源是鋰的400倍,全球分布均勻;第三,鈉離子具有很好的性能優勢。
從鈉離子電池的的性能方面來看,影響鈉電池的性能主要有正極、負極和電池的設計。從正極材料來看,主要有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普魯士白這幾類,每一類材料都有其優劣勢。目前市場主流是層狀氧化物,包含共沉淀法和固相法兩種工藝路線。共沉淀法較固相法合成工序復雜,相對成本較高,但是共沉淀法合成的產品中元素分布較均勻,材料綜合性能好且批次穩定性好;固相法成本相對便宜,材料綜合性能一般,有其適用的應用領域。這兩種工藝路線創明電池都在研究當中,并與原材料廠商共同進行開發。
鈉電池對鈉正極材料的需求在于低殘堿、高壓實、長循環、低成本。從當前研究來看,鈉電池循環可以達到3000周,對比磷酸鐵鋰電池具備較良好的低溫放電性能:-20℃容量保持率為75%。創明以大圓柱32140電池作為研究基礎,鈉電池12Ah對比磷酸鐵鋰15Ah,具有很好的成本優勢和性能優勢。
“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從上下游產業鏈來看,鈉電池均仍處于量產前夜,現階段鈉電池與鋰電池的關系更多的是互補,而不是取代。但從邏輯來講,低成本、長循環的鈉離子電池,勢必會為電動兩輪車提供更多的設計可能性。相信在電池廠與原材料廠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鈉電池能將很快面世。”趙悠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