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因素綜合發酵的態勢下,全球能源格局發生劇烈變化,尤其是歐洲能源價格大漲,加速其發展新能源產業。在經濟全球化分工合作格局中,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也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當中,諸多A股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出口到歐洲的產品數量明顯增長。
據統計,約有50家公司在2022年的半年報里披露了歐洲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及占比。記者注意到,歐洲能源危機帶動光伏組件、儲能等產品需求勁升,同時,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跨洋經營,當地制造”的模式,正在逐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光伏、儲能設備出口勢頭好
今年以來,歐洲光伏裝機需求延續高增長態勢,裝機需求大超市場預期。今年5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由此前的40%提升至45%,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力將翻一番,到2030年將安裝600GW。
根據國家能源局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長74.3%;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組件是光伏主要的出口形式。上半年,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公司歐洲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晶科能源歐洲營收占比從去年的1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7%。公司認為,歐洲能源危機、電價上漲、分銷市場超預期等因素造成庫存周轉增加,目前處于正常狀態,后續歐洲市場依舊保持高景氣。
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的必備材料,其生產龍頭福萊特今年上半年在歐洲實現營收約1.01億元,同比增長近20%。
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心臟,今年二季度,多家逆變器上市公司業績環比增速都在90%以上。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主要受益于歐洲市場放量。
禾邁股份在半年報中稱,今年上半年,公司微型逆變器及監控設備業務發展勢頭良好,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35.66%。其中,微型逆變器一拖二的銷售比重有所提升,主要是因歐洲對一拖二的微型逆變器需求加大。
今年上半年,歐洲儲能電池市場的景氣度也持續升高。
派能科技是行業領先的鋰電池儲能系統提供商,全球出貨量排第二。公司與英國最大的光伏系統提供商Segen、德國光儲系統提供商Krannich、意大利儲能系統商Energy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上半年,公司來自境外的銷售收入為17.38億元,其中,公司產品出口歐洲營收占比超過40%。
雄韜股份是國內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行業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上半年出口量和出口額穩居行業前列。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出口歐洲收入占比達29%,同比增長39.62%。
此外,萬和電氣和大元泵業對歐洲熱泵業務也有大幅增長,其中萬和電氣上半年熱泵類產品營收同比增長超110%,出口同比增長超143%。
傳統能源價格高企,直接推動了人們對新能源的大量應用。
據權威機構預測,目前歐洲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選擇電動助力自行車和貨運自行車以及中高級青少年車。信隆健康主營業務為自行車零配件及體育運動健身康復器材。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出口歐洲實現的主營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5.12%,歐洲營收占比也從2020年15.85%提升至28.23%。公司預計2022年歐盟電動助力自行車需求超過500萬臺,相反傳統城市自行車需求將大幅縮減約50%。
家電龍頭海爾智家稱,2022年上半年,受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A級能效的產品更受歐洲消費者青睞。
全球化布局,營銷優勢凸顯
近年來,我國企業加速“出海”步伐。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跨洋經營,當地制造”的模式,正在逐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日前,中集車輛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發揮在全球22家生產工廠和10家組裝工廠的生產能力、裝配能力、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全球配送的物流管理能力,已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跨國運營格局。今年前6個月,在車輛業務上,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長59.2%,北美市場與歐洲市場營收分別增長115.2%以及6.4%。
賽微電子同時在境內外布局建立兼具“工藝開發”與“晶圓制造”功能的代工服務體系,滿足差異化的全球市場需求。公司全資子公司瑞典Silex是全球領先的純MEMS代工企業,目前正在瑞典擴充產能,同時北京“8 英寸MEMS 國際代工線”已投入運營,有望繼續保持純MEMS 代工的全球領先地位。根據公司半年報,上半年公司歐洲業務營收約1.3億元,雖然同比略降,但在總營收中占比已超過34%。
英飛特表示,公司銷售區域涵蓋北美、歐洲等全球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美國、歐洲、印度、墨西哥設立子公司,在歐美市場建立獨立的營銷和服務網絡。上半年,公司來自海外的LED電源相關營業收入達到4.16億元,同比增長58.49%。其中,公司歐洲業務營收9150萬元,同比增長超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