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W半導體世界,近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缎袆佑媱潯分赋?,將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
根據《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55%以上,總算力超過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
到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60%以上,總算力超過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降低到1.25以下。國家樞紐節點內數據中心端到端網絡單向時延原則上小于20毫秒。
隨著《行動計劃》出臺,新型數據中心站上了新“風口”。據中國電子報報道,新風口下,向來觸角敏銳的互聯網科技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筆”扎入數據中心這個重量級賽道,給市場競爭格局增添了變數。
報道指出,截止目前,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皆已提出加大投資建設超級數據中心的計劃:阿里云宣布在未來3年投資2000億,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騰訊宣布未來5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于新基建布局,并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服務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百度也宣布未來十年將繼續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預計到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務器臺數超過500萬臺。
中國電子報引述業內人士觀點稱,隨著《行動計劃》的推出,會有更多科技巨頭走上自建超級數據中心之路,從用戶身份轉變為玩家身份,原有IDC服務商的業務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未來數據中心市場的格局也有很大幾率會變成互聯網科技巨頭引領、IDC服務商跟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