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盟報道,7月23日,國新辦舉行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今年以來,工信部在5G研發與應用、網絡建設、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網絡建設方面。近期,每周平均新開通基站超過1.5萬個,到6月底,3家企業在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40萬個。
二是終端。目前有197款5G終端拿到入網許可,連網終端數截至6月底有6600萬部,并在逐月攀升。5G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會進一步顯現。但當前5G發展仍處于商用初期,真正發揮5G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需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調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能動性,推動形成建設好、發展好、應用好5G良好生態。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促進網絡建設質效并重。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大力度、搶抓工期,以支持獨立組網(SA)模式為目標,加快構建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高質量5G網絡,持續支持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通過共建共享,率先建成200兆大帶寬的有競爭力5G網絡。進一步促進基礎電信企業優勢資源整合,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網絡建設,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乃至一些農村逐步延伸5G覆蓋。
二是注重市場活力充分釋放。抓住5G在網絡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方面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豐富5G應用場景,促進品類豐富、高性價比5G終端進入市場。
三是實現5G和其他行業的同頻共振。充分調動各行各業應用5G的積極性,促進通信與相關行業雙向開放與合作,進一步明確應用需求,明確技術方案,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切實打通5G和其他行業的應用通道。聯合產業開展5G行業虛擬專網研究與試驗,滿足行業數據需求。
四是發揮地方支持政策助推作用。充分釋放地方政策紅利,鼓勵各級政府因地施策,充分用好5G供電、建設、應用、資金等政策的“工具箱”,結合各地產業優勢和數字化轉型需求,將5G發展迅速轉化為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
五是要強化國際合作和互助共贏。繼續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廣泛深入開展5G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的合作。持續推進5G應用創新,促進形成新的增長點,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增長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