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盟消息,2020年6月7日晚,中芯國際對科創版首輪問詢做出回復,此輪問詢回復共涉及六大類問題,涵蓋發行人股權結構、業務、核心技術等事項,合計29個小問。
作為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14納米技術發展進程受到高度關注。
在集成電路晶圓代工領域內,全球范圍內有技術能力提供14納米技術節點的純晶圓代工廠有4家。
根據各公司的公開信息整理,臺積電于2015年實現16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格羅方德于2015年實現14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聯華電子于2017年實現14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
而目前,中芯國際14納米制程的晶圓代工也自2019年四季度開始量產,已建設月產能6,000片。
中芯國際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在關鍵技術節點的量產時間如下:
據披露,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技術目前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與第一代相比,中芯國際預計第二代FinFET技術有望在性能上提高約20%,功耗降低約60%。
中芯國際指出,公司14納米FinFET工藝將主要服務于應用處理器、媒體處理器等產品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應用于高性能低功耗邊緣計算及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頂盒和互聯網等。
而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主要應用于5G、人工智能、智能駕駛、高速運算等新興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隨著相關應用領域持續發展,先進工藝的市場需求將持續上升,市場份額將不斷擴大,成為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市場新的增長點。
半導體聯盟消息,2020年5月初,中芯國際在20周年晚宴上向參會員工發放了采用其14納米制程代工的麒麟710A處理器的華為榮耀Play4T手機,意味著其14納米FinFET代工的移動芯片,真正實現了規?;慨a和商業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本次募投項目主要包括:“12英寸芯片SN1項目”與“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其中,“12英寸芯片SN1項目”是中國大陸第一條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生產線,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工藝技術水平為14納米及以下工藝的產線建設。
同時,中芯國際還披露,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技術研發是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的重要投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