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ony)新一代游戲主機PlayStation 5(PS5)在6月12日凌晨舉行的「未來游戲」(The Future of Gaming)在線發表會中正式亮相;特別的是,此次新機將推出兩款機種,分別為搭載Ultra HD藍光光盤機的「標準版」和未搭載光盤機的「數位版」,但目前官方僅表示將于今年稍晚問世,并未透露售價與具體發布日期,即便如此,依舊引發了市場熱議。

PS4邁入生命周期尾聲

回顧前一代PS4上市后的表現,在2013年短短不到一年,全球銷量突破千萬臺,如今距離PS4上市時間已逾七年,不過,從索尼2020年第一季揭露的財報中顯示,PS4在全球銷售已超過1.1億臺,可以說是熱度不減,至今仍擁有一票死忠粉絲,若要給予史上最暢銷的游戲主機稱號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隨著PS4游戲機邁入生命周期尾聲,從去年開始就不斷傳出PS5問世的傳言,在經歷了曝光、延遲、等待后,PS5終于在今年露臉,惟受到全美示威活動影響,原定6月5日就該亮相的PS5,延后至十二日,雖然晚了幾天,但可以知道的是,PS5的生產計劃仍按照進度;索尼互動娛樂(SIE)執行長表示,PS5上市后,預估將有1500萬至2500萬用戶轉換至PS5。

如今,PS5造型與規格皆正式亮相,即便售價與銷售日期索尼仍三緘其口,但市場上看好在PS5正式銷售后,可望帶起一波游戲機熱潮,相關供應鏈如替超微(AMD)代工的臺積電,組裝廠鴻海、鴻準、和碩,IC載板廠欣興、南電,均熱片供應商健策、超眾,電源供應器光寶科、臺達電、群光、群電,供應接頭的電子組件廠正崴,微機電(MEMS)麥克風廠鈺太,以及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控制芯片商群聯等供應鏈的股價可望在此波拉貨潮挹注下而有所表態。

技術規格皆提升

事實上,索尼年初已經率先公布了PS5的技術規格,該款主機將搭載八核心超微量身打造的Zen 2全新架構半客制化芯片,最高運算時脈為3.5GHz;與游戲效能有關的GPU則也是采用AMD RDNA 2架構的半客制化繪圖處理器,還同時整合了三個GPU運算單元,另外支援以RDNA 2架構的Ray-Tracing光線跟蹤技術,時脈最高則是來到2.23GHz,并能達到相當10.28 TFLOPs 的運算能力。

此外,隨著游戲畫面的細致度提升,游戲本身的容量相對越來越大,讀取時間則會跟著拉長,相較于傳統硬盤,固態硬盤(SSD)可有效壓縮游戲的讀取時間,因此,PS5游戲機首度改采NAND Flash芯片制造的固態硬盤PCIe Gen 4作為儲存裝置,速度最高可達5.5GB/s。

為了因應更絢麗的畫面與更流暢的表現,采用目前最先進的GDDR6存儲器,且存儲器高達十六GB。種種規格與前一代PS4相比,效能與容量皆顯著提升,而價格也比前一代PS4更貴,有望挹注相關供應商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