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lián)盟消息,正在籌備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紫光展銳日前傳來好消息,將迎來新一輪注資。

昨日(3月17日),多家媒體消息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國家大基金”)投委會已通過對紫光展銳的投資決議,投資金額約22.5億元,此外,上海國資也將投入同等金額的資金。報道稱,目前尚未正式簽署具體的投資協(xié)議。

不過,對于上述消息紫光展銳官方目前尚未公開回應,國家大基金管理人華芯投資總裁路軍則向媒體表示“以公開信息為準”。目前,企查查資料顯示紫光展銳的股權尚未發(fā)生變更。

對于紫光展銳此次增資,業(yè)界將其解讀為紫光展銳在為其科創(chuàng)板上市做準備。去年5月,紫光展銳宣布已啟動科創(chuàng)板上市準備工作,并表示正進行上市前的股權及組織結構優(yōu)化,計劃2019年完成PreIPO輪融資和整體改制工作,預計將在2020年正式申報科創(chuàng)板上市材料。

據(jù)當時官方披露,擬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主體為北京紫光展銳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權結構看,紫光集團下屬公司紫光展訊投資、紫光新微電子分別持有其57.14%和16.81%的股份,英特爾(中國)持有其14.29%的股份。

啟動科創(chuàng)板上市計劃后,去年10月紫光展銳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掛牌增資,擬募集資金金額不超過50億元、對應持股比例或股份數(shù)不超過9.09%,募集資金用途將用于5G、物聯(lián)網(wǎng)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fā)。

緊接著去年11月,紫光展訊投資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發(fā)布轉讓其持有的紫光展銳部分股權的公告,轉讓比例為不超過紫光展訊投資持有的20%股權,并表示該股權轉讓項目與紫光展銳的增資項目構成完整的股權重組項目。

當時業(yè)界認為,紫光展銳這番增資及轉讓股權,或是在為科創(chuàng)板上市進行股權優(yōu)化、引入戰(zhàn)略投資。有媒體認為國家大基金、上海國資此次投資,或就是紫光展銳上述增資項目事項。

對于國家大基金投資紫光展銳一事,業(yè)界并未感到非常意外。一方面,國家大基金持有紫光展銳第一大股東紫光展訊投資30%的股權,因此國家大基金原本已是紫光展銳的間接股東,這次應為進一步投資;另一方面,紫光展銳是國內少有的手機芯片平臺,具有2G/3G/4G/5G手機芯片技術。

據(jù)介紹,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旗下核心企業(yè),是由展訊和銳迪科整合而成,致力于移動通信和AIoT領域核心芯片的自主研發(fā)及設計,產品涵蓋2G/3G/4G/5G移動通信基帶芯片、AIoT芯片、射頻前端芯片、無線連接芯片、電視芯片,是全球全面掌握2G/3G/4G/5G移動通信技術以及IoT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少數(shù)企業(yè)之一。

在5G芯片方面,2019年2月紫光展銳發(fā)布其第一代5G基帶芯片——春藤510,躋身全球5G第一梯隊,并支持首批5G終端的商用上市;今年2月26日,紫光展銳發(fā)布其第二代5G SoC移動平臺——虎賁T7520,采用6nm EUV制程,預計將于今年年內量產。

某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分析稱,紫光展銳過去多年來在手機芯片領域有大量的技術積累及專利儲備。如今5G時代到來,5G芯片成為投資重點,而在5G SoC芯片方面,華為海思手機芯片不對外銷售且鮮少接受外部投資,紫光展銳作為中國大陸唯一一家面向公開市場的手機芯片企業(yè),能獲得國家大基金青睞并不難理解。再者,5G芯片研發(fā)與流片等各方面成本巨大,紫光展銳亦確實需要資金支持。

根據(jù)媒體報道,此次投資是國家大基金二期。國家大基金二期于去年10月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2041.5億元。近期消息顯示,國家大基金二期基金開啟布局,日前國家大基金管理人華芯投資表示國家大基金二期將在3月底開始實質投資。若紫光展銳獲國家大基金投資事項屬實,其或將成為國家大基金二期首期投資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