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華大半導體復工率超過90%,員工到崗率超過70%。疫情期間,華大半導體旗下企業加緊生產測溫儀所需的電池管理芯片、光感芯片等元器件產品。其中,上海貝嶺相關手持紅外測溫儀IC產品發貨已超過400萬片,南京微盟供應用于測溫儀的電源管理芯片出貨量接近100萬片。面對疫情,華大復工復產的難點主要來自供應商復工率不足導致原材料設備采購不能如期到位,自有生產復工不足、物流延遲且成本上升、防控物資短缺等方面,以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測溫儀等防控器材市場需求陡增,如何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保證產品供應。
企業簡介: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旗下擁有16家子公司,含3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業務覆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及應用全產業鏈,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前列。主要產品包括MCU、FPGA、功率及驅動芯片、智能卡及安全芯片、電源管理芯片、新型顯示芯片等。
為兼顧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華大半導體通過加強對疫情影響的預判、加強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協同客戶做好市場拓展工作,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確保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各所屬企業圍繞備貨、物料、設備等生產節點,以及客戶溝通、業務拓展等經營管理環節,采取了多元化的應對策略。
復工率超過90%
2020年2月10日,華大半導體總部正式復工。截至2月20日回復本報采訪時,華大半導體復工率超過90%,員工到崗率超過70%。
出于對疫情的預判,華大半導體在春節放假前就緊急采購了一批口罩、消毒液、空氣消毒劑、除菌洗手液、紅外測溫儀等應急物資。節后又多方協調,準備足購的復工用口罩用品,保證在防控物理條件上滿足復工需求。此外,華大還從組織建設、預案制定、措施落地等層面統籌防控管理。在組織建設方面,第一時間成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工作小組,制訂防控實施方案和應急預案。在預案設計方面,圍繞園區防控、防控物資供給、人員防控要求、遠程辦公支持、餐飲防控措施、應急救援措施等制定了多項應急方案。在措施落實方面,做好細節管控。要求離開工作駐地的員工在2月3日前回到上海,自行隔離一周,做好復工準備,并制訂關于人力資源工作操作、返崗和在家移動辦公等操作手冊。
在落實防控措施的過程中,華大根據具體情況實時調整策略。在發現使用的溫控測試儀器在低溫情況下測試數據不準確時,華大加入了個人自發檢測上報的環節,并開發出線上“健康上報”平臺,要求員工每日上班之前自行測量體溫,并通過“健康上報”平臺如實填報健康數據,確保公司了解全體人員健康狀況,并對相關人員重點關注和跟蹤。截至2月16日,共1600余人次參加了每日“健康上報”。
“截至目前,公司沒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芯片設計、加工、產品交付以及重點建設項目,都在有序推進。”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保證測溫儀所需芯片供應
測溫儀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利器。在疫情發生期間,華大半導體旗下上海積塔半導體、上海貝嶺、南京微盟等企業,為紅外測溫儀等電子產品提供電池管理芯片、光感芯片等元器件產品。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測溫儀等防控器材市場需求陡增,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保證產品供應。
從大年初三(1月28日)開始,南京微盟就開始無間斷工作,處理大客戶緊急需求,并對用于紅外測溫儀的電源管理芯片的客戶需求采用最優原則。恰逢春節假期,又遇庫房管理人員小區被封,南京微盟啟動應急響應,緊急調動人力保障配送需求,確保貨品送達。截至上周,南京微盟供應用于測溫儀的電源管理芯片出貨量接近100萬片。
上海積塔半導體作為集成電路制造企業,24小時不間斷生產已經成為常態。春節期間,積塔半導體緊急加工紅外體溫檢測儀用的光感芯片等防疫緊急需要的芯片產品。由于產線人員眾多,一方面要保證生產進度,另一方面,又要加強安全防護,確保產線正常運轉。
早在1月20日,積塔半導體就啟動了疫情防控應急管理機制,多處籌集防護用品,確保上班人員有基本防護。在廠區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嚴格進行人員體溫檢測、辦公區域消毒、來訪人員管控、就餐安全管理等。同時,積塔半導體實時調研掌握員工的返鄉情況和身體狀況,為復工安全做好充足的準備,并做好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上海貝嶺的電源管理芯片大量應用于手持紅外測溫儀等電子產品,部分員工放棄休假,加班到庫房發貨,確保測溫槍客戶供應需求。為兼顧好生產需求與防控工作,上海貝嶺在三個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公司在假期前做了預測并準備了一定庫存準備;二是積極協調渠道商、銷售及運營等部門,提高相關產品的出庫優先級;三是積極聯系供應鏈,協調產能,加大投片量,確保后續生產備料需求。
截至目前,上海貝嶺相關手持紅外測溫儀IC產品發貨超過400萬片,相關產品新投產500萬片,保障了后續供貨需求。
多元化策略應對痛點
疫情發生以來,各項生產要素流通速度減緩,對企業供應鏈、生產運營和交付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華大半導體也面臨著供應商復工率不足導致原材料設備采購不能如期到位,以及客戶需求下降可能影響銷售業績、自有生產復工不足、物流延遲且成本上升、防控物資短缺等難點。為減緩疫情影響,華大半導體分析了疫情對IC產品需求、制造和重大項目推進的影響,快速完成《新冠疫情對供應鏈和生產運營的影響評估報告》,并研究制定應對措施,減少損失,確保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
由于疫情對華大半導體設備及原材料購買、設備安裝及采購和采購成本等都有較大影響。華大半導體盡可能做好相應的輔助工作,做好疫情結束后趕工的準備,同時通過創新的產品,解決成本增加所帶來的問題。
同時,華大協同客戶,做好市場拓展工作。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采用各種遠程交流方式,共同做好市場預測,提前做好疫情結束后的供貨準備。對目前大量供應的現有疫情防護產品,做好供應預測,避免疫情結束后形成大量庫存。
圍繞備貨、物料、設備等生產節點,以及客戶溝通、業務拓展等經營管理環節,華大各所屬企業采取了多元化的應對策略。在備貨方面,提前給外協供應商下單,適當加大加工量,儲備庫存,把握疫情后的銷售快速增長的可能性機會;在物料方面,加大生產材料采購訂單,鎖定較長時間的材料需求,保障長期生產;在設備方面,積極與設備廠商溝通,盡可能采用國內的技術支持,加快設備安裝進度;在客戶溝通方面,采用各種遠程交流方式,主動爭取客戶訂單;在業務拓展方面,關注醫療相關疫情利好產品,把握市場窗口拓展新業務,降低疫情對全年銷售目標的影響。同時,各所屬企業成立防控物資組,重點解決防控物資短缺問題,保障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