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集成電路芯片(簡稱“芯片”)無疑是業內最受關注的產業,呼吁發展“中國芯”、振興民族品牌的聲音也日漸高漲。

杭州士蘭集昕微電子有限公司也是在這樣的呼聲中應運而生,作為士蘭微電子在新區的一家子公司,專業生產8英寸芯片,最小加工線寬0.18μm,技術水平遙遙領先國內同行。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士蘭微“追芯”20余年,已經形成了芯片設計、制造、測試與封裝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在特色芯片制造工藝平臺方面,闖出了一條領先的特色道路。比如公司用特殊工藝生產的8英寸電源管理芯片,贏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

該項目8英寸芯片的應用非常廣泛,像電源管理、太陽能逆變器、大型變頻電機驅動、電動汽車等領域,都離不開這種芯片,并且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這種芯片的應用范圍只會越來越廣。該負責人說,士蘭微作為國內相關領域的“領頭羊”,有義務進一步提升技術、擴大產能、豐富產品,并帶領行內企業“比學趕超”國外先進企業,提升“中國芯”的實力水平。

據了解,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投資,并且在2019年12月投入生產,預計達產可實現產值6.4億元,稅收4000萬元。“芯片是一門很‘專’的行業,這個‘專’既體現在工作者要在芯片的‘微世界’里專心、刻苦,不斷突破。”該負責人表示,更體現在企業對芯片技術研發、創新的堅持和專一,因為往往開發一款產品,需要長時間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精耕細作、求實創新。

以這個項目為例,從2017年6月備案到正式投產,整整歷經了兩年半時間。其間,企業投入了大量技術骨干提升工藝,改進產品穩定性、功能等,給消費者更好體驗。同時,還投入了大量資金,引進國際先進工藝設備和國產設備共106臺套,不斷調試設備、推演方案,讓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在我們行業生產一款芯片,少則兩個月,多則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負責人說道。

現如今,在這個項目車間里,光刻機、刻蝕機等芯片生產設備高效運轉著;身穿無塵服的工作人員不時穿梭其中,大家忙著各自手頭的工作,全神貫注,熟練操作著……一款款高、精、尖且應用廣泛的8英寸芯片由此誕生。

專注行業多年,士蘭微的芯片產品不斷豐富,IGBT、FRD、超結MOSFET等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塊產品都得到了多家國內外品牌客戶的認可,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此次8英寸生產線的入市,對企業而言,不僅僅是簡單的規模擴產,更是技術能力不斷增強的體現,讓公司在特色芯片制造工藝平臺,和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逐步縮小,甚至在一些關鍵技術點上有機會基本持平。”該負責人表示。

新項目投產后,士蘭集昕將形成新增年產24萬片的芯片生產能力,為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在8英寸特色工藝的電力電子器件與功率半導體芯片研發領域,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突破關鍵技術,填補新區空白。

“中國芯”,錢塘造。借著《新增年產24萬片8英寸生產線電力電子器件與功率半導體芯片技術改造項目》的東風,以士蘭集昕為代表的錢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正一步一個腳印,擲地有聲、鏗鏘有力開啟新的篇章。

封面圖片來源: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