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快科技報道,ARM公司正在給蘋果未來的產品開發更高性能的CPU核心,將用于Macbook筆記本中。消息指出,蘋果正在跟ARM緊密合作,后者會為蘋果開發更高性能的CPU架構,不過目前還沒有多少詳情。這些高性能ARM處理器將首先用于蘋果的MacBook Air筆記本,當然也有可能用于Macbook Pro及iMac電腦上,最快2020年問世。
之前消息指出,蘋果也會在2021年前發布通用程序(Marzipan“杏仁糖”計劃),可同時運行在Mac、iPhone和iPad上,類似于微軟此前的UWP。這非空穴來風,去年,蘋果就將iOS平臺上的語音備忘、股票和家庭移植到macOS上,今年,蘋果計劃允許開發者將iPad APP移植到macOS上,2020年再接入iPhone,并最終實現2021年前,在所有平臺只需下載相同的APP即可。顯然,這與Mac啟用ARM架構處理器可謂緊密呼應。
今年六月,原ARM首席CPU架構師Mike Filippo低調加盟了蘋果,他的新頭銜是芯片架構師,Filippo在ARM曾主要負責過Cortex-A76以及未來的Hercules、Zeus等高端型號CPU的開發。同時他還曾參與過基礎設施、汽車類組件相關的工作,并且在AMD、英特爾產品的設計中也做出過貢獻。
按照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說法,從2020年或2021年開始,臺積電將開始為Mac電腦機型生產蘋果自主設計的基于ARM的處理器。其實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來自彭博社的消息稱,蘋果計劃最早從2020年開始,將以自家定制的Mac芯片取代英特爾芯片,只不過郭明錤在其最新的報告中又重申了這一點。
定制設計的Mac芯片有多種好處。很顯然,蘋果一旦有了自主定制的Mac芯片,自家的Mac產品更新換代將不再需要看英特爾臉色,畢竟近些年英特爾不僅擠牙膏,而且芯片發貨的時間總是一推再推。不僅如此,蘋果一旦掌握控制權,還能夠基于自主定制的Mac芯片更快的整合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新功能,讓生態更快向前發展,從而換取更高的利潤。
郭明錤在其最新的報告中也認同以上觀點,并且列出了四個他總結的優勢:
(1)蘋果可以完全控制Mac電腦的設計和生產,就像對iPhone和iPad那樣,并且可以擺脫英特爾處理器出貨量變化的負面影響。
(2)直接與芯片代工制造商談價,處理器生產成本更低,利潤更高。
(3)如果蘋果降低價格,Mac電腦的市場份額或許還可能更進一步增加。
(4)將Mac電腦與其他同類產品區分完全開來,但這也是“雙刃劍”,傳統app需依賴虛擬化解決方案
無論如何,郭明錤這份報告的重點還是在于基于ARM芯片的Mac電腦,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或者說過去十年時間里,一直有消息認為蘋果正默默將Mac轉移到ARM平臺上,而且這不會是一夜發生的事情,反而會從低端的Mac產品線開始,例如從MacBook,或者Mac mini開始。
也許2020年或2021年確實將會是推出基于ARM芯片MAC產品的最佳時機,而且到那時不止A系列芯片更強大,能夠塞進多少晶體管和組件,而且專為Mac定制ARM芯片媲美大多數桌面PC性能更不是問題,畢竟Mac限定的功耗沒有手機那么嚴格,更能突顯出蘋果自主CPU和GPU內核每瓦的性能極限。
當然,對于Intel來說將是不小的打擊,據稱蘋果貢獻了Intel年收入約5%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