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對韓國提出貿易制裁,令韓國業者傷透腦筋。據報導,韓國第二大存儲器芯片大廠SK海力士(SK Hynix)已開始測試從國內采購的高純度氟化氫,以應對日本的半導體材料供應禁令。
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SK海力士正在測試的高純度氟化氫是由韓國公司SoulBrain提供,生產原料來自中國。此外,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已在部份半導體制程中,使用國內采購的高純度氟化氫。
為開辟更多進口來源,韓國半導體制造商也考慮從俄羅斯進口關鍵性化學原料。日本對韓國實施外銷限制的半導體材料包括光阻劑(用于半導體及面板制程)、高純度氟化氫(在芯片制程中用來蝕刻芯片)、氟聚醯亞胺(OLED面板材料)。其中,作為半導體制程必備材料的高純度氟化氫,韓國對日本的進口依賴度將近100%。
另外,三星最近已向中國西安和美國德州的化學材料制造商投下大筆訂單,采購高純度氟化氫。
韓聯社日前報導,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在熔結束為期6天的訪日行程,上周六(7月13日)他在高層特別會議上表示,已緊急調度三種關鍵高科技材料,目前安全庫存無虞,能順利避免供應中斷而生產停擺的難題。
目前尚不清楚三星取得三種高科技材料的數量和方式,但消息人士表示,這足以讓三星在一段時間內,運用現有庫存避免生產中斷危機。產業人士研判,三星不會直接向日本企業進口,而是繞過日本政府禁令,尋求其他管道購買這類材料。
法新社7月13日報導,根據韓亞金融經營研究所(Hana Institute of Finance)的數據,三星和SK海力士是蘋果、華為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主要供應商,在全球芯片市場拿下近三分之二的市占率。
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Kore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副會長Ahn Ki-hyun指出,韓國在芯片制造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日本是芯片關鍵原料的全球領導者,隨著貿易爭端爆發,兩國都失去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更好的選擇。他續指,這將導致芯片技術停滯甚至倒退,芯片可能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
韓國經濟研究所(Kore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KERI)研究員Cho Kyeong-yeop先前預估,若韓國企業生產半導體所需的材料供應量下降30%,將導致韓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降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