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5G正在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期。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我國5G產業已建立競爭優勢。5G標準是全球產業界共同參與制定的統一國際標準,我國聲明的標準必要專利占比超過30%。在技術試驗階段,諾基亞、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多家國外企業已深度參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已經具備商用基礎。
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工信部已經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獲得2600MHz和4900M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工信部表示,5G系統試驗頻率使用許可的發放,有力地保障了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向產業界發出了明確信號,將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指導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做好5G系統試驗的基站部署,開展好5G系統基站與同頻段、鄰頻段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協調工作,確保各類無線電業務兼容共存,促進我國5G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對于我國5G產業的發展,此前有多位專家進行了解讀。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龔達寧:在技術標準方面,我國倡導的5G概念、應用場景和技術指標已納入國際電信聯盟(ITU)的5G定義,我國企業提出的靈活系統設計、極化碼等關鍵技術已成為國際標準的重點內容。
5G標準是全球產業界共同參與制定的統一國際標準,截止2019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業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中,我國企業占比超過30%,位居首位。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率先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加快了5G設備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目前我國5G中頻段系統設備、終端芯片、智能手機處于全球產業第一梯隊。
目前,我國5G試點城市的應用大范圍鋪開,在廣州,以5G+4K形成的超高清產業也成為廣州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 胡志剛:今年我們要建1萬座5G基站,實現整個主城區的5G信號全覆蓋,再引進一千多家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科技企業企業,來創造出更多的新模式新應用來滿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5G專項推進辦主任 劉越峰: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對整個上海兩萬個(5G)站點的規劃,計劃在2019年先啟動三千個站的建設,到2020年基本上實現整個上海中心城區和主要城鎮的5G的覆蓋。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正版圖片庫,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