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約一年半時間業績下滑后,半導體芯片板塊在2024年一季度實現微盈,凈利潤同比增速由負轉正,顯示出周期復蘇趨勢越來越明確。

Wind數據顯示,半導體(中信成分)153只股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速中位數為11.11%,上年同期為-52.01%,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數為20.21%,上年同期為11.36%,營收增速高于凈利潤增速,體現的是終端需求持續復蘇。

不過市場資金尚未對成長風格的半導體芯片達成共識。截至5月8日收盤,中華半導體芯片指數年內下跌12.51%,自2022年以來累計下跌48.58%,上述153只股年內平均下跌21%。

2024年,以智能手機和電腦(PC)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復蘇,是半導體全行業復蘇過程中的基本盤,由于新能源(風光儲、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已經連續幾年維持較高速增長,AI需求,包括其對硬件的增量,包括云端算力、終端NPU、存儲空間,是產業鏈增長提速的關鍵,由AI新需求帶來的漲價品種值得投資者關注。

半導體復蘇趨勢越發明確

半導體行業景氣度與宏觀經濟、美聯儲降息加息、消費電子產品迭代等多方面密切掛鉤,2022年下半年以來,終端需求規模不斷下降,全行業進入降價與去庫存狀態,A股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驟降。

梳理2023年年報發現,153家半導體芯片企業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數僅有2.85%,歸母凈利潤與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速中位數分別為-34.3%、-43.84%。龍頭股亦難穿越周期,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688981.SH)2023年的營收與凈利潤分別同比減少8.61%、66.51%,為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凈利雙雙下降的局面。

隨著被動去庫存結束,加上終端需求日漸復蘇,今年一季度,153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的平均值為31.56%,較上年同期-9.2%,同比增長逾40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值由上年同期的-52.02%,增長至11.11%,增加逾60個百分點。

存貨規模也反映出終端需求復蘇的趨勢。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153家半導體公司的存貨達1831.86億元,2022年同期為1642.96億元,同比增長近200億元,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存貨又下降至1676.03億元。

有20家半導體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翻番式增長,涉及數字芯片設計、模擬芯片設計、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晶圓代工等環節。存儲芯片廠商佰維存儲(688525.SH)的營收增速最高,達305.8%。存儲產品占到半導體市場份額的約三分之一,存儲產品價格漲跌與需求變化往往被視為周期復蘇與衰退的風向標。根據WSTS數據,2022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總規模約為4799.9億美元,其中,存儲芯片市場規模約為1344.1億美元,占比28%位居第二,僅次于邏輯芯片。

對于業績增長及下游需求變化,佰維存儲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4年伴隨終端需求復蘇,上游減產漲價策略延續,終端客戶庫存不斷改善,逐漸走向供需平衡的復蘇,存儲器價格在今年一季度仍舊持續增長,二季度有望繼續上行,下半年的行業走勢有待觀察。

營收增速大幅回暖的同時,半導體產業鏈的盈利能力仍相對孱弱,153家公司中,只有25家公司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億元以上,仍有64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比如,在去年同期交出亮眼業績的半導體設備公司,高基數下難以維持業績增長。設備廠商拓荊科技(688072.SH)、盛美上海(688082.SH)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80.5%、47.43%。納芯微和思瑞浦2家模擬芯片設計商,一季度凈利潤錄得同比30倍以上的下滑幅度,其中,納芯微凈利潤虧損1.5億元,思瑞浦虧損4916.76萬元。

智能手機、PC夯實基本盤,AI貢獻增量

經歷了一輪去庫存周期之后,市場普遍認為回暖將是今年半導體產業鏈的主旋律,由AI帶動的下游需求有望貢獻需求增量,也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最大助力。

“終端需求復蘇,帶動半導體產業鏈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凈利潤增速,說明下游需求正在向好,但由于一段時間去庫存后,部分產品價格、庫存還沒恢復到正常水位。我們預計至少到今年上半年末,周期仍是以回暖為主旋律,暫時不會看到單家廠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一位半導體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需求肯定還是呈現結構性,也將體現到產業鏈的利潤端,與新能源需求相關的產品預計仍將保持較好的增長速度,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將帶動汽車半導體需求大幅增加。”

上述半導體公司負責人表示,過去幾年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經歷了快速擴產能,需求爆發式增長后進入降價去庫存階段。“整體來說,過去幾年國產半導體發展得很快,但缺乏穩定與持續。吸取過去經驗后,2024年更多半導體公司會更注重供應鏈的優化與產能的調整。”

以智能手機、PC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占據半導體終端需求的主要份額,兩項產品的預期恢復增長被認為是半導體周期回暖的基本盤。今年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保持了平穩增長。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約6926萬臺,同比增長6.5%,市場表現略高于預期。

但就半導體需求全年景氣度來說,AI讓行業增長提速,是進一步帶動全產業鏈超預期表現的關鍵。一位TMT行業負責人對記者認為,在沒有爆款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需求預計將同比小幅增長。而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在全球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AI對于基礎硬件尤其是大算力芯片和高帶寬存儲器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這是關系到行業景氣度的關鍵。“消費電子需求與存儲產品需求基本呈現正相關,今年上半年存儲市場有望持續向好,下半年能否保持景氣度,關鍵看AI手機和AIPC新品能不能帶動大的換機潮和國內服務器市場能否逐步復蘇。從中長周期來看,中高端存儲的景氣度是確定的,因為AI終端新應用的拉動作用,原廠的重心將放在高價值增量應用上,不愿意在相對傳統的領域做低價競爭,價格預計不會出現劇烈惡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