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人民政府“一芯兩帶三區”布局和推進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近日,武漢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發展意見》)。

《發展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重點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000億元,同時確定了集成電路、光電子信息、數字、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及高端裝備等八大重點產業。在集成電路、光電子信息等多領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核心競爭力。

集成電路產業

武漢依托國家存儲器基地,重點發展存儲芯片、光通信芯片和衛星導航芯片,形成以芯片設計為引領、芯片制造為核心、封裝測試為配套的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到2022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以上。

芯片設計領域,圍繞信息存儲、光通信、顯示、衛星導航、物聯網、汽車電子等優勢領域,強化集成電路設計、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應用、內容與服務協同創新,加快核心芯片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

芯片制造領域,實現12英寸三維數據型閃存(3D—NANDFLASH)、代碼型閃存(NORFLASH)存儲器量產,積極推動現有12英寸生產線改造升級、產能擴張、規模發展;兼顧8英寸微機電系統(MEMS)工藝與其他特色半導體工藝生產線建設,提升先進生產制造工藝對集成電路設計的服務能力;實現三維集成特種工藝、先進存儲器工藝技術突破;重點開發應用于數據通信、移動通信5G領域的25Gb/s速率以上的高速光電子芯片和器件,實現超過百萬只的規模化應用。

封裝測試與材料業,加快引進和大力發展芯片封裝、測試等生產線建設,著力發展閃存(FLASH)、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DDR)、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先進測試技術和測試設備的產業化;加快發展硅片、封裝膠等集成電路配套材料,加強引線框架、合金鍵合線等關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

在重點產業布局上,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發展區,重點建設長江存儲項目、國家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籌建長江芯片研究院,支持弘芯半導體項目進入國家窗口指導。

光電子信息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揮光電子信息、5G等研發和產業化優勢,重點培育光通信、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5G、信息安全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產業基地。到2022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200億元以上。

人工智能方面,重點發展虹膜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自動駕駛、無人機試飛、智能家居等應用場景試點示范。有序發展深度學習、人機交互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智能終端方面,加快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可穿戴裝備等各類智能終端研發及產業化,發展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可穿戴終端產品及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語音、智慧安防、智能家居等領域智能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相關應用服務,著力完善終端產品產業鏈,強化整機企業和芯片、器件、軟件企業協同發展。

5G通信方面,加快突破5G核心芯片、高頻器件和虛擬化平臺等關鍵技術,加速產業化進程。推廣應用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移動物聯網(NB—IoT),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加快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應用,構建跨領域多技術融合的創新生態環境。

在重點產業布局上,依托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內一流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新型顯示基地、光纖光纜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