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徐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了徐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
根據《工作意見》,徐州將全力推動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這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擴規模、上臺階、提質態,加的經濟增長極,努力打造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和強大競爭力的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創新集群。其中,集成電路產業為本次重點解讀的對象。
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到2021年,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產值力爭達到2350億元左右,其中,集成電路與 ICT產業產值200億元。
徐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臧曉鵬指出,集成電路與ICT產業分為5個方向,包括集成電路材料、集成電路設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器件、集成電路封測及制造、軟件和IT服務。
另外,徐州市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調研員龐鋒漢指出,近年來,徐州市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和ICT產業,不斷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支持力度,取得明顯成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材料和設備取得突破,鑫華半導體級多晶硅打破國際壟斷,博康193um、248um光刻膠填補國內空白,鑫晶半導體大尺寸硅片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大硅片生產基地。光刻機、刻蝕機等半導體設備實現量產,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是總體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徐州市電子信息制造業109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1家,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2億元;
三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邳州市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材料和設備產業鏈。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材料、設備、封測、應用集群。徐州高新區引進易華錄數據湖、超元半導體等企業,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
四是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鳳凰灣電子信息產業園、天拓集成電路裝備產業園、邳州半導體材料裝備產業園、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園區快速興起。
下一步,徐州將圍繞促進集成電路與ICT產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思路,主攻集成電路材料、集成電路設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器件、集成電路封測及制造、軟件和IT服務五大重點領域,把徐州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大硅片制造基地、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設備生產基地和封測產業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