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戰略支點和合肥建設 “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主要載體。

自2013年以來,合肥高新區集中精力抓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堅持把集成電路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進行培育,通過構建生態圈、創新產業鏈,實現了集成電路產業在全國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

進入新時代,高新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高新區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守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立區宗旨,承載國家使命,參與全球競爭,朝著世界一流園區的目標闊步前行。

優質項目加速集聚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近年來,全球IP龍頭英國ARM、EDA工具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Synopsys、光罩巨擘美國福尼克斯光罩、世界一流真空技術的日本愛發科、半導體及電子部品制造設備、濺射靶材材料、先端材料等為主要業務產品IC設計全球排名第三的中國臺灣聯發科技、國內車載系統芯片市占率超70%的杰發科技、臺灣第二大設計企業群聯電子,國內排名第一、第二的設計服務企業上海芯原、上海燦芯等一批優質項目近年來紛紛入駐高新區,荷蘭ASML、美國應用材料公司在高新區設立分公司,為合肥市集成電路挺進全國前五奠定了基礎、夯實了保障、注入了動力。

截至目前,高新區已形成研發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和服務配套等完整產業鏈。區內集成電路企業150余家,占全市集成電路企業總數的90%以上,其中設計企業約占全國設計企業總數的10%。2018年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產值超280億元,同比增長超19%。

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國家級創新平臺6個、省級創新平臺23個,發明專利授權306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4家,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1個。創新引領、技術驅動成為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此外,高新區在生態圈構建方面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共性問題的解決放在首位,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和企業的良性發展。高新區投資建設的合肥市集成電路驗證分析服務ICC平臺,累計投入達6000萬元,已為企業提供E-DA工具、硬件測試、人才培訓、IP及MPW等服務。在載體建設上,高新區規劃建設了面積達1970畝的半導體配套產業園,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各項公共服務供給優質齊全。

五項舉措齊頭并施 力促行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高新區不斷出臺具體措施,確保集成電路產業在園區的穩步發展。

一是建機構。合肥高新區把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首先體現在組織和機構保障上,成立了半導體投資促進局專門負責集成電路產業的規劃、項目招引、落地服務,從全區范圍內精選了對集成電路產業興趣濃、研究深、能力強的人員充實到機構中去。半導體投資服務局成立以來,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質增速效果明顯。

二是明方向。集成電路產業涉及到的產業鏈環節多,各環節既相輔相成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鮮明特點。高新區在認真分析產業特點和國內以及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分布情況的基礎上,決定在完善全產業鏈的同時,圍繞5G重點布局化合物半導體產業,著力引入砷化鎵,氮化鎵和氮化硅等晶圓制造項目。在區域上,聚焦日本、德國、中國臺灣等先發國家和地區,尤其在半導體裝備和材料領域,進一步深耕引入高質量外資項目。

三是搭平臺。通過各類平臺的建設,為招引集成電路企業來高新區發展搭好舞臺。在產業集聚平臺建設上,早在2015年在創新產業園設計建設了集成電路大廈,是合肥市集成電路企業最早的集群區域,2017年又規劃建設了近2000畝的半導體配套產業園,目前已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上,投資近6000萬元建設合肥市驗證分析公共服務ICC平臺,并引進了上海芯原、上海燦芯、上海聚躍檢測等設計服務企業為區內集成電路企業提供基礎性共性服務,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在協同創新平臺建設上,依托工信部已批復的 “芯火計劃”平臺,以高新區內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專業機構為支撐,合肥市政府已同意由市建投和產投共同出資2億,開展平臺建設工作,發展和打造信息技術領域新型雙創基地,推動形成 “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產業生態體系。在人才培養平臺建設上,引進集成電路人才培訓機構并積極與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院校相關專業做好對接,提高人才實操能力。建立高校與區內企業定期溝通交流平臺,鼓勵區內企業建立人才實訓基地,為區內IC企業提供人才支撐。

四是強保障。集成電路企業具有前期投入較大,見效較慢的特點,為此高新區積極營造優良的產業發展環境,為集成電路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在政策上,高新區出臺了集成電路專項扶持政策,對企業在研發投入上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資金上,高新區建立集成電路專項基金,同時與華登基金,清控銀信、中興合創、武岳峰資本、臨芯投資等基金加強合作關系,讓投資與招商同步推進。鼓勵落戶企業尤其龍頭企業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設立產業子基金,進一步引入上下游產業鏈的優質項目,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五是連市場。高新區把建立集成電路企業和市場的有效銜接作為產業長效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合肥市整體產業布局,在智能家電、汽車、新型顯示、可穿戴設備等支柱產業,重點引入臺灣群聯、杰發科技、敦泰科技、矽創電子等企業,協助本地企業溝通加強合作。依托合肥市大數據戰略,新引入大唐安全存儲項目、美國Rambus隨機存儲項目落戶高新區,營造上下游良性的產業生態環境,形成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