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虹無錫首批光刻機即將搬入

華虹無錫項目聯合體總包單位十一科技官方消息顯示,5月24日,華虹無錫項目舉行第十一次推進會暨首臺工藝設備搬入儀式,并進行了華虹七廠授牌儀式。

華虹宏力總裁、黨委書記唐均君在推進會上提到,華虹無錫項目將于6月5日迎來首批光刻機搬入,“在項目建設新的里程——6月5日光刻機搬入后,整個項目即將達到新的高度。”第一臺設備正式搬入標志著華虹無錫項目進入一個新階段,為6月5日光刻機的搬入奠定了基礎。

根據此前官方介紹,華虹無錫項目占地約700畝,總投資100億美元,一期投資25億美元,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納米、月產能約4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5G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Q1全球DRAM品牌廠營收排名出爐

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在第一季傳統淡季,DRAM價格下滑的壓力加劇。除了供應商在2018年下半年增加的產能于第一季陸續開出以外,需求端積極去化庫存的同時也壓縮采購力道,導致第一季DRAM量價齊跌的情況十分顯著,也使得整體產值較上季大幅下滑28.6%。

展望2019年第二季,就一線PC-OEM大廠訂價來看,主流8GB模組四月均價已滑落至34美元,季跌幅逾兩成。由于成交量持續低迷,DRAM供應商的庫存水位續增。集邦咨詢預期在月合約議定下,五、六月價格將持續走跌,第二季整季跌幅逼近25%。此外,出貨占比近三成的服務器存儲器恐將面臨更大的跌價壓力。

營收方面,全球DRAM廠季跌幅普遍相當劇烈。三星第一季營收69.7億美元,季減26.3%,市占回升至42.7%,排名第一;SK海力士第一季營收48.8億美元,季減31.7%,市占來到29.9%,排名第二;美光排名維持第三,營收37.6億美元,季減30.0%,市占率維持在約23%。

粵芯半導體12英寸生產線9月量產

近日,智光電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其參股的廣州粵芯半導體采購了荷蘭ASML光刻機,并且于今年3月中旬搬進了粵芯半導體主廠房。此外,智光電氣還表示,粵芯半導體一期以90nm-180nm技術產品為主,二期以65nm-90nm技術產品為主。

對于粵芯半導體項目進展情況,智光電氣表示,目前粵芯半導體正在做量產前的最后調試準備,光刻機等主設備的順利進駐,為粵芯半導體量產計劃提供了有力保障。廣東衛視近日也報道稱,粵芯半導體首條生產線已進入最后的調試階段,即將在6月投片、9月量產。

根據粵芯官網介紹,該項目投資70億元,建成達產后,粵芯半導體將實現月產40,000片12英寸晶圓的生產能力,產品包括微處理器、電源管理芯片、模擬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滿足物聯網、汽車電子、人工智能、5G等創新應用的模擬芯片需求。

Q1 NAND Flash品牌商營收季減23.8%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表示,從2018年第四季開始,智能手機及服務器OEM便因需求疲弱而調節庫存,今年第一季度還受到傳統淡季影響,因此各項產品的位元出貨量表現均呈現衰退,進而導致整體NAND Flash的合約價跌幅來到自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劇烈的一季。

2019年第一季eMMC/UFS、Client SSD以及Enterprise SSD合約價分別下跌15~20%、17~31%及26~32%,而TLC Wafer產品合約價跌幅雖有收斂,但季度跌幅仍達19~28%。

受市況影響,NAND Flash供應商第一季營收均出現下降,整體季減23.8%。其中,排名第一的三星第一季營收32.29億美元,季減25%;SK海力士第一季營收10.23億美元,季減達35.5%。

展望第二季,包含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服務器在內的主要需求都將有所回升,但仍不足以消弭庫存壓力,供應商在庫存壓力未除之前,無法遏止合約價走跌態勢。

英特爾10nm芯片量產出貨

5月28日,英特爾在COMPUTEX 2019年上發布了一系列產品和規劃,正式推出其首款第10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代號為“Ice Lake”)。

根據英特爾官方介紹,第10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基于英特爾10nm制程工藝技術,擁有新的“Sunny Cove”核心架構和新的Gen11圖形引擎,處理器范圍從英特爾酷睿i3到英特爾酷睿i7,最多4個內核和8個線程,最高可達4.1個turbo頻率和高達1.1 GHz的圖形頻率。

第10代英特爾酷處理器是英特爾首款采用10nm制程的處理器,這較其最初的計劃延遲了數年時間。英特爾表示,目前該款處理器已量產出貨,各大品牌機種預計將于2019年底推出。這就意味著,英特爾的10nm芯片終于真正到來。

備注:以上內容為集邦咨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在后臺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正版圖片庫,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