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以及疫情影響疊加影響,對于科技產業鏈廠商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考驗,即便宏觀經濟和產業環境艱難,TCL科技還是通過極致管理和技術創新交出了一份穩健的半年報。

半導體聯盟消息,2020年8月28日,TCL科技發布2020半年報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3.3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1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億元,剔除資產重組收益的影響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口徑同比增長7.6%。

針對上半年的業績表現,8月31日,TCL科技在深圳舉辦2020年半年報媒體交流說明會,公司董事長李東生、COO兼CFO杜娟、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等高管出席。

業績穩定,但還可以更好

在財報說明會上,杜娟詳細介紹了TCL科技上半年經營情況。

杜娟表示,“從當期經營的情況來看,公司的銷售收入和歸母凈利潤有增長,銷售收入增長了12.3%,TCL華星增長了19.9%。歸母凈利潤從去年9個億上升到9.7億,同比增長7.6%。公司目前總資產(6月30日,不含中環股份)1800億,資產負債率65%,財務結構健康。”

從財報數據看,今年上半年,TCL科技歸母凈利潤的重要來源是產業金融及投資板塊。杜娟認為,這一板塊的存在本來也有出于減緩公司在半導體顯示周期底部時壓力過大的考量,但TCL科技說到底還是一家產業公司,讓人滿意的業績表現應該是產業和產業金融兩大板塊齊駕并驅。

雖然今年上半年外部經營環境較為嚴峻,從相對競爭力的角度看,TCL華星能實現前半年的業績,TCL科技對TCL華星的團隊還是滿意的。

“相信下半年會有更好的經營結果交付。”杜娟說道。

對此,趙軍也認為,由于疫情壓抑了上半年的部分需求,被壓抑部分有望在下半年進行釋放,另外第四季度一般是傳統旺季,所以今年下半年面板的需求應該會有所提升。

向上游延伸,逆勢并購持續布局

業績反映了TCL科技在困難經濟環境中的穩定性,對于外界來說,大家其實更關注TCL科技今年在資本市場的多項大手筆并購投資。

進入2020以來,TCL科技在投資并購的道路上快馬加鞭,堪稱“瘋狂”。

3月,TCL科技50億元人民幣增資TCL華星增資;4月,TCL科技作價42.17億元購買武漢產投持有的武漢華星39.95%股權;6月8日,TCL華星與三安共同出資3億元成立聯合研發實驗室,聚焦于 Micro-LED顯示技術開發;6月20日,TCL華星與JOLED簽訂了投資協議,雙方將在 IJP-OLED(噴墨印刷 OLED)領域開展技術合作;6月24日,TCL科技宣布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8月29日,TCL科技收購蘇州三星電子60%的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行業經濟環境整體較差之時,TCL科技卻接連投資并購,使其頗受業界關注。

不過,李東生認為,“TCL科技的發展已經從機會驅動到戰略牽引,并購投資是按照公司的發展戰略以及發展路徑一步步實施。”

依托TCL華星的競爭優勢,TCL科技擇機通過兼并重組,逆勢擴張,目標是實現在半導體顯示產業處于領先地位。

李東生同時強調,“在戰略發展的路徑以外的東西一般不會碰。因為每個企業的資源有限,能力也相對聚焦在一些方面,所以會戰略牽引來決定未來的發展。”

通過這些并購投資,TCL科技在半導體顯示、半導體材料及新能源與產業金融及投資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科技集團。

尤其是對中環集團的收購,代表TCL科技持續向半導體產業上游延伸布局。

對此,李東生則回應稱,中環集團的半導體材料業務和新能源業務符合公司選擇高科技、重資產和長周期的投資標的標準,公司看好中環集團主要業務的發展前景,中環集團與TCL科技也能實現產業上的協同。

面板產能快速爬坡,未來持續投入布局新技術

這兩年,隨著韓國廠商逐漸退出LCD市場,行業整合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而TV等終端方面,目前全球市場規模相對集中穩定,但競爭異常激烈,尤其在一些新興品牌加入之后,更是如此。

所以總體來看,面板廠在集中,下游的整機廠商處于激烈的競爭狀態。在這種競爭的格局不同變化趨勢之下,TCL科技認為,龍頭面板廠在產業影響力上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有助于幫助面板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所以,TCL華星對未來做出了比較大膽的發展計劃。趙軍表示,我們要抓住這樣的機遇實現快速的增長,按照我們的計劃,TCL華星在2023年整體的市場份額會達到25%左右。

趙軍進一步表示,未來幾年半導體顯示基本上會行業形成“兩超多強”的格局,這種格局的形成對整個半導體顯示產業的有序競爭和發展會帶來一些正向的幫助。所以,從整體面板行業來講,產業集中越高,資源和市場逐步向頭部集中,這將是面板行業格局變化的趨勢。

TCL科技的多項并購舉措其用意也在行業轉型的關鍵期快速突破產能瓶頸,進入“兩超”之一,掌握行業話語權。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旗下顯示器研究處的數據顯示,TCL華星2020上半年開始積極備貨瞄準今年底三星電子退出后的VA曲面顯示器面板市場,出貨量快速拉升至220萬片,同比狂增633%,要知道2019上半年其出貨量還低于30萬片。

在電視面板方面,華星光電作為疫情期間最早復工的面板廠,由于其T6產能今年已達滿載,使上半年出貨量仍較去年同期上升8.3%,達2,130萬片,位居第二,直追京東方。

另外,TCL科技還在半年報董事長致辭中表示,在下半年將扎實推進t4(G6-OLED)二期、三期擴產和t7(G11-LCD)項目建設,提升LTPS、柔性 OLED等中小尺寸業務競爭力,全力在新型顯示技術和新材料開發上取得突破。

TCL華星將完成向三星顯示收購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TCL華星和蘇州工業園分別持有剩余的10%和30%股權)及蘇州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股權,這兩個企業的核心業務分別是生產8.5代TFT-LCD顯示屏工廠(產能120K/月)和生產各類顯示模組工廠〈產能3.5M/月)。

此項收購將推動TCL華星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優化產品結構、優化制造和供應鏈體系,增強公司大尺寸顯示業務競爭力,實現產品、技術、效率、制造和產業生態建設的全面領先。

除了關注產能提升之外,TCL科技也非常重視顯示技術的布局,其透過TCL華星在MiniLED、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的技術儲備頗多。

比如在2019年,TCL華星就正式發布全球首款“MLED-星曜屏”,該新品采用全新AM-MiniLED技術。

前文提到的,TCL華星與三安半導體共同投資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聯合實驗室(TCL華星持股55%,三安半導體持股45%),將聚焦于Micro-LED顯示技術開發,重點攻克Micro-LED顯示工程化制造的芯片、轉移、Bonding、彩色化、檢測、修復等關鍵技術,從事可穿戴顯示、高清移動顯示、車載顯示、高清大尺寸顯示、超大尺寸拼接商用顯示樣機的研發及試產工作。

另外,TCL華星入股JOLED,則意味著雙方將在噴墨印刷OLED領域開展深度技術合作。

對于未來技術的持續布局,李東生強調,在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時,要看到技術研發投入的收益是滯后的,可能會滯后三五年。目前TCL科技在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上,例如Micro-LED、Mini-LED、印刷打印 OLED上,還處于持續投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