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盟消息,3月9日,中國證監會上海證監局披露了華泰聯合證券關于上海復旦微電子集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旦微電子”)輔導工作終止報告。
報告顯示,根據相關規定,復旦微聘請華泰聯合證券擔任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機構,并于2019年3月簽署了《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協議》( 以下簡稱“《輔導協議》”)。2019年3月,華泰聯合證券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報送了輔導備案申請文件并獲得受理。
報告指出,由于復旦微電子整體發展戰略調整,經與復旦微電子協商,雙方一致同意終止《輔導協議》,并簽署了《關于<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協議>的終止協議》。因此華泰聯合證券終止對復旦微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工作。
根據去年披露的上市輔導信息,華泰聯合證券對復旦微電子的輔導內容包括《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由此可見,復旦微電子原計劃申請于科創板上市。
資料顯示,復旦微電子成立于1998年7月,并于2000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IC)設計,現已形成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專用模擬電路以及北斗導航芯片五大產品和技術發展系列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同時通過下屬控股子公司華嶺股份開展集成電路產品測試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復旦微電子曾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董事會已通過有關建議發行A股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特別決議案。根據股東大會投票結果,該特別決議案亦已獲正式通過。
議案顯示,復旦微電子擬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監管機關申請進行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假設公司的已發行股本并無其他變動,將予發行的A股總數將不超過2.315億股,占公司現有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為33.33%,占發行A股后公司經擴大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為25%。
復旦微電子表示,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凈額中的3億元用于投入“可編程片上系統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若募集資金凈額投入該項目后還有剩余,剩余資金全部用于補充該公司流動資金。若募集資金凈額少于計劃投入的3億元人民幣,則資金缺口由該公司自籌解決。
當時公告指出,A股發行有利于公司拓展資本融資渠道,增強資本實力及對全體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同時亦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可藉此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及加強持續發展能力。此外,公司作為一家經營集成電路的高科技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和創新能力,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契合公司的經營目標和長遠發展戰略。
不過,如今復旦微電子因“整體發展戰略調整”而終止上市輔導,是否意味著放棄其A股上市計劃?后續是否還將重啟A股IPO進程?這還有待后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