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引發了很多人對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擔憂。此次疫情將對本土半導體行業造成哪些影響?半導體企業將如何積極應對化解危機?

隔離式復工對產業鏈帶來一定影響

2020年初始,一場意想不到的“新冠疫情”在國內爆發,并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半導體作為一個產業鏈復雜,產業布局廣泛的行業,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一些半導體企業在疫情全面爆發之初,就做出了及時的應對,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確保生產安全。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及其供應鏈正常運轉,各地產線按計劃持續進行生產運營。華虹集團也表示,在落實防疫工作、確保員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做到防疫和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力爭使生產營運有序進行。華虹五廠日均作業量維持在124萬片次以上。對此業內專家指出,目前階段晶圓廠受到疫情影響是相對較小的。這與晶圓廠的生產特點有一定關系。因為晶圓廠是全年除歲修(一般是一到兩天)以外不停歇運轉的;從這個角度看,疫情并不會對晶圓廠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很多工作在疫情大爆發之前,都已經安排好了。此外,晶圓廠對潔凈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在空氣凈化方面,采用了FFP2的過濾級別,能過濾最小直徑為300nm的塵埃顆粒,而搭載灰塵或液滴的冠狀病毒尺寸已達微米級別,是無法進入生產空間的。

相對而言,封測廠受到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中小型封測企業。封測行業加工屬性更強,勞動力需求更大,因員工和復工率受到的短期影響較大。一些封測廠商因為2019年年底遺留訂單較多,保留了一部分人員接續生產,中小封測廠主會面臨的復工挑戰更大。在疫情爆發之后,很多本應該回來的員工卻不能順利返崗,加上封測廠在年前流失了一部分員工,這就讓封測廠的產能問題凸顯出來。

與晶圓廠和封測廠相比,設計業的情況比較復雜。有設計企業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他們公司現在是采取在家遠程辦公的方式,但IC設計主要環節涉及到核心IP,以前是必須在公司電腦上完成的。針對目前遠程辦公的情況,公司使用第三方遠程登錄軟件登錄公司電腦中的數據庫調用和使用數據,通過簽署保密協議的方式臨時授權開放給部分技術人員,一定程度上保證工作的推進,但工作的效率也打了不少折扣。而且測試環節由于涉及到較多儀器以及配套部件,仍然需要到實驗室中才能完成。

針對當前的情況,很多企業也采取了許多辦法,力求保證正常生產。根據長鑫存儲的介紹,春節前,由于疫情的發展,公司防疫等級從五級連續提升至二級,春節期間防疫工作即啟動一級預案。這些天來,公司已在進廠管控和辦公場所消毒,防疫信息登記和防疫物資保障,以及宿舍、班車和餐飲安排等方面,執行了一系列主動防控措施。長電科技也表示采取了諸多措施,如調整一線員工的工作班次,保證員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對于已返廠并按要求隔離的員工,為隔離員工提供便捷、舒適的隔離環境等,努力將疫情風險控制到最小。有設計企業也表示,公司位于臺灣、韓國、美國等地的員工受疫情影響較小,可正常開工,并不斷提升研發效率,協助處理國內的研發任務,確保研發進度不降速。

供應鏈問題將會凸顯

由于疫情的蔓延,更多問題可能會凸顯出來。首先是人員問題。多數晶圓廠都有大量外地操作人員,春節期間都要返鄉。“現在的晶圓廠都是由留守人員增加班次來完成生產的。時間一長,現有工作人員的勞動壓力就會加大,難免會造成一些問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下一階段,由于返工階段的到來,如何在確保安全防護的基礎上,確保生產線上的人力充足,將是一個重要問題。

其次是供應鏈物流問題。有半導體材料公司表示,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省、市加強其在物流方面的控制,對半導體企業的貨物運輸來說,問題嚴重性逐步上升,有可能導致供應延遲或短缺,進而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正常產能。此外,原材料供應商延期開工,本地及周邊省市無法提供相應生產配套服務。如果供應鏈涉及海外,還存在部分保稅庫及外庫無法復工發貨等問題。

對此,有專家建議,政府統籌協調國內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企業,在落實防疫舉措的前提下,允許提前出貨和復工。同時,重點限制人流而適當放寬物流,特別是對跨省運輸生產用品的車輛予以快檢快放。

最后,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企面臨的資金問題也不容小覷。一方面,春節前后的年終獎、14薪等發放對半導體公司而言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另一方面,第一季度對半導體企業來說又是傳統的淡季。“眼下最當務之急是不要出現現金流的問題。”調研中有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受到疫情的干擾,特別是民營企業抗風險和抵抗不確定因素的能力較大型國企要弱很多,因此更需要在目前背景下國家給予重點支持。

短時冷靜對長期發展并非不利

年初之際,大多數業內人士看好今年的市場回曖,特別是中國有望成為驅動全球半導體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突發的疫情是否會對上述形勢造成重大影響呢?

短期看,休克式停工、隔離式復工一定會給產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幸好每年第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是半導體產業的傳統淡季,按照真實業績來看,一般第一季度占全年的15%,第二季度占據20%。

采訪中有半導體企業向記者表示,目前影響程度暫時無法確定,不排除后續疫情的變化、相關供應鏈的傳導、消費需求的變化等對公司生產經營及營收產生一定影響。現在關鍵是看行業信心會否受影響,比較擔憂客戶的砍單行為。

而根據集邦咨詢的調查,智能手機產業由于人力需求大,延后復工及人流管制政策對產出會造成明顯沖擊,民眾消費力道也同時大減。集邦咨詢下修對于第一季智能手機生產總數的預估至2.75億部,較去年同期衰退約12%。同時,集邦咨詢也預期服務器出貨暫不受疫情影響。集邦咨詢分析師劉家豪表示,以出貨訂單的規劃來看,因代工廠產線部分已轉移至中國臺灣地區等第三地生產,因而對美系數據中心廠商的影響甚微,而中國廠商(浪潮、華為等)的訂單則視疫情的控制狀況而定,短期內沖擊有限。整體而言,目前預計服務器整機的全年出貨不會有太大波動。

有研究指出,此次疫情肯定會讓過去幾年熱到虛火旺盛的半導體產業冷一點,靜一點,慢一點,這有積極的一面。過去幾年,半導體領域出現了“大干快上”、“超英趕美”的浮夸現象,這對中國半導體是嚴重的傷害!今年的疫情會對半導體產業虛火旺盛的非理性現象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也會加速企業的大浪淘沙、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競爭永遠不是壞事情,磨難才是試金石,越是危機,越是考驗企業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