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12寸廠大單報到,剛到位的最新22納米制程,接獲聯發科物聯網應用芯片大單,總量高達1萬片,預計第2季開始出貨。聯電近期12寸廠接單屢傳捷報,包括三星、聯詠等廠商訂單陸續到手,伴隨聯發科新訂單落定,三大客戶訂單到位,營運動能強勁。

聯電向來不評論單一客戶與訂單,僅表示,22納米制程技術已于去年12月到位,具競爭性的效能,能讓客戶從28納米到22納米無縫接軌,且22納米制程與原有28納米高介電系數/金屬柵極制程相比,擁有再縮減10%晶粒面積的優勢及更佳的功率效能比、強化射頻性能等特點。

聯電看好本季營運,預計單季出貨量、平均單價(ASP)都可與上季持平,淡季不淡,毛利率估14%至16%,產能利用率維持約九成高檔。

聯電強調,由于客戶未來新產品設計定案即將進入量產,聯電可望從5G和物聯網的發展趨勢中,特別是無線設備及電源管理應用上增加的半導體需求中獲益。

聯電強調,最新推出的22納米制程平臺還有基礎元件IP支援,應用上包括消費性電子的機頂盒、數字電視、監視器、電源或漏電敏感的物聯網芯片(附帶藍牙或WiFi)和需要較長電池壽命可穿戴式產品。

業界人士表示,盡管現階段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電子業不確定性大,不過在5G聯網應用中,聯發科處理器產品可套用在更多聯網裝置,包括電視、智慧喇叭、智慧顯示器等,都有更多發展空間,相關需求仍在。

就算需求受疫情影響而遞延,之后會擴大傳統旺季需求,聯發科為搶物聯網商機,成為聯電22納米制程的首要客戶,將投下1萬片12寸晶圓訂單,預計第2季初開始量產出貨。

此外,聯電12寸廠在驅動IC龍頭聯詠大量投片下,45、40納米制程今年1月出貨量較去年第4季平均出貨量多出近10%,去年并傳出獲得三星LSI的28納米5G智能手機影像訊號處理器(ISP)訂單,今年首季開始進入量產,以及OLED面板用的28納米及40納米面板驅動芯片,如今22納米制程又獲得聯發科大單,在三大客戶力拱下,聯電今年12寸廠營運看俏。

法人點出,28納米業務回溫,韓國客戶新案正快速放量生產,有機會拉高28納米制程的產能利用率,正向看聯電本季表現。同時,在5G推升各項應用需求成長的趨勢下,聯電22納米制程將固守既有的客戶和獲得新客戶,挹注強大營運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