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公告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向華為旗下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采購海思Balong 711套片,框架數量200萬片。

(圖片來源: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

資料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出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圍繞“物聯網業務服務的支撐者、專用模組和芯片的提供者、物聯網專用產品的推動者”的戰略定位,形成管(OneLink)、云(OneNET)、芯片模組(OneMO)、智能硬件和行業應用等五大業務板塊。

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上海海思”)則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冊資本8000萬元,董事長趙明路、總經理熊偉。眾所周知,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總部位于深圳,媒體報道稱,上海海思實則為海思半導體的外銷芯片業務部,主要負責對外銷售芯片。

2019年10月,華為麒麟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布,上海海思向物聯網行業宣布推出首款華為海思LTE Cat4平臺Balong 711,這是華為海思首次公開對外銷售旗下基帶芯片。

根據資料,Balong 711套片包含了基帶芯片Hi2152、射頻芯片Hi6361、電源管理芯片Hi6559三顆芯片,自2014年發布以來承載了海量發貨應用,目前已大量應用于各行各業,全球累計出貨量約1億套,主要面向物聯網行業。

官方介紹稱,Balong 711芯片是最早開發的4G Modem芯片之一,已完成全球超過100家主流運營商的認證,支持LTE-FDD/LTE-TDD/WCDMA/GSM多模制式;支持Open CPU,降低整機開發難度,加速整機產品上市時間,提升客戶整機產品競爭力;可與視頻、TV、AI、WiFi等芯片搭配使用,提供4G+視頻/4G+AI/4G+TV/4G+WiFi等不同的解決方案滿足場景需求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月9日發布的這次采購信息外,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曾分別于2019年12月15日、2019年12月23日發布海思Balong 711套片采購項目信息,采購人均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供應商均為上海海思,需求數量均為200萬片。

(圖片來源: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

而在更早的時候,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還分別于2019年2月19日、2019年14日發布海思芯片Hi2115采購項目信息,采購人亦均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需求數量分別為500萬片、800萬片,不過前一次的供應商為深圳海思半導體、后一次為上海海思。據了解,海Hi2115是一款NB-IoT芯片。

目前,華為已公開亮相的自研芯片包括麒麟系列、昇騰系列、鯤鵬系列、5G系列(巴龍與天罡)、凌霄系列、鴻鵠系列等。其中,麒麟系列為手機SoC芯片,昇騰系列定位于AI芯片,鯤鵬系列主要用于泰山系列服務器,5G系列則包括終端基帶芯片(巴龍)和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凌霄系列主要用于家庭接入類的產品,鴻鵠系列則主要為顯示芯片。

據了解,海思半導體的視頻解碼芯片、電視芯片、機頂盒芯片等此前就已對外銷售,且已在這些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但基帶芯片此前基本僅供華為自用。然而,2019年10月上海海思對外推出Balong 711,近期中國移動三次發布海思Balong 711采購項目信息,可見華為正在加快海思芯片對外的開放力度。

不過,上述提及的Hi2115及Balong 711都是面向物聯網領域,Balong 711雖為基帶芯片,但早于2014年就已發布。至于新近發布的5G基帶芯片及手機SoC芯片,業界認為為了維持自身競爭優勢,華為暫時應該還不會輕易對外銷售。

封面圖片來源: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