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國人的平均壽命從35歲增長到77歲。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管理已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

在國務院公布《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后,健康管理產業鏈也開始逐漸完善,中國健康管理產業市場發展迎來黃金時期。得益于健康檢測設備的多樣化、家庭化和個人化,以及健康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健康管理產業從健康測量到健康狀況預測、健康服務提供的全產業鏈生態模式逐漸成型。

健康測量問題不少

不過,當前健康產業尤其是健康精準測量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

日前,在2019中國健康測量與健康管理產業大會上,智能健康產品分會會長、芯??萍级麻L盧國建就表示,健康精準測量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精準度不夠,標準不統一。標準不統一也是精度不夠的原因之一,不同品牌很難保證一致性。測量的不確定性、不準確性,導致消費者對產品測量數據產生困惑。

以體脂秤為例,做男女BMI測量,國內外各三個品牌,品牌之間的體脂測量,體脂一般在20%左右,品牌之間最大的相差在8.2%,那么同一個品牌測量也有1.2%,差別一致性是很難保證的。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不準確性,所以導致消費者對產品測量數據的困惑,同時會對測量產品帶來不信任,這是對整個行業極其負面的影響。

半導體世界,半導體門戶網站芯??萍级麻L兼智能健康產品分會會長盧國建

其次是數據孤島問題。盧國建指出,在保證數據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很多品牌廠商都有各自的數據,一方面數據不能共享,另一方面各方的數據也不全面,這就造成大家都是瞎子摸瞎,這些數據并不能反映中國人民健康的狀況。

最后是測量與服務割裂,即測量是測量,服務是服務,二者并未進行有機整合。盧國建認為,目前很多做智能產品的公司,賣出了產品,但是怎么服務呢?這些數據測量有什么用呢?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各自都看自己的,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用,做服務的人又沒有準確的數據給他們做參考,怎么樣去做對人們進行服務指導、健康輔導,所以割裂造成了服務或評估匹配干預不對等。

芯片加算法助力標準化

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一起產生。

隨著健康精準測量的問題逐漸顯現,標準化成了很多企業的共同訴求,建設標準統一的市場測量和服務體系,是未來重要的產業發展趨勢。

過去體重秤是有標準的。隨著新形勢的發展,體重秤產品也升級了,在這一背景下,它不僅僅是一個測體重的產品,還可能變成一個智能健康產品。盧國建認為,“這可能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標準可能比較復雜,因為涉及了方方面面的東西,不僅是測量生命體征參數的標準。”

半導體世界,半導體門戶網站芯??萍级麻L兼智能健康產品分會會長盧國建

不過,盧國建進一步表示,精準測量是精準服務之源,精準服務又是精準測量之本,所以這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不可拆分。這是一個整體,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逐一解決問題,并提升測量精準度且統一測量標準,加速產業互相融合及測量與服務相結合。

事實上,健康管理行業市場非常大,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健康市場營收規模已經達到了5.4萬億元,2022年將達到7.4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6萬億元。萬億級的市場容量,也給整個大健康產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

盧國建認為,上萬億的市場不可能一家通吃,因為其中既有智能硬件市場,也有服務、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市場。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就需求統一一些行業標準,讓只檢不管,只記錄,無服務的問題得到解決。

當然,術業有專攻,做芯片的不可能涉及到服務業當中去。

從芯片廠商的角度來講,如何為產業標準化提供助力,盧國建有自己的思考:“在健康測量管理這個細分市場,芯??萍枷M眯酒蛩惴ǖ暮诵募夹g來推動市場的進步,推動產業標準化的快速構建。因為若芯片或算法技術不去進步,很多想法和構思就無法實現,行業就失去了核心從而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