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外界普遍看好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和格芯的專利訴訟圓滿落幕,但專利師警告長期來說交叉專利授權的情形并不利于臺積電,而且格芯仍舊有可能賣給三星,威脅臺積電的市場龍頭地位,長期來說對臺積電的麻煩程度恐怕更大。

中國臺灣智慧資本執行長張智為以過去 15 年服務蘋果、微軟、高通等國際品牌客戶的經驗推估,專利交叉授權一般來說不是雙方都無條件、免費的狀況,可以觀察后續發布內容,如果沒有提及“完全免費授權 non-fee-based cross license”,付費方應該會是臺積電,金額大小推估小則 3-4 千萬美金,大則幾億美金。

另外而且從“金額大小”還可以看出來背后的意涵,如果僅僅幾千萬美金,代表專利交叉授權的限制范圍較小,萬一轉賣給三星等競爭對手,買方透過格芯品牌來進行出貨可能性高,對臺積電將造成威脅,但若金額上億美金,則代表臺積電用資產限縮格芯交叉授權范圍,也許限制內容即被競爭對手收購后,喪失交叉授權權利亦有可能,對臺積電后續風險較小。

張智為說“臺積電交叉授權格芯未來十年申請的半導體技術專利,短期來看臺積電因此免于訴訟,省下至多上千萬美金的訴訟律師費,但長期解讀,營運資金陷入困境的格芯在這場授權和解局卻是真正的大贏家,不但可能一次性收取臺積電三、四千萬甚至幾個億美金的授權金,還能提高自身市場估值。”

張智為進一步指出格芯萬一被三星收購,會如何威脅到臺積電,說:“未來格芯若放棄上市,待價而沽,擁有臺積電未來十年專利授權,身價高個1.5-2倍都不是問題,業界從前幾個月就一直盛傳三星有意收購格芯,萬一真的成交,三星產品未來用格芯品牌出貨,臺積電未來十年,可能陷入重重專利危機。”

不過,臺積電在這次訟戰當中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和解,也是令專利業界感到非常意外的事情,張智為表示過往專利訴訟期程短則半年一載,長則拖個幾年歲月,臺積電這次僅僅花不到三個月就達成和解,在業界標準可說是采用光速方式處理。

至于格芯,整體專利資產戰操盤相當亮眼,張智為認為,格芯從點線面表現都可圈可點,第一步是去年將全面“專利軍團”在美國銀行質押融資貸款換現金,第二再用其中比較強的專利組合約二十件,當“陣前武將”對臺積電訴訟叫囂,最后在和解條件中得到臺積電目前手上所有專利的交叉授權,還贏得未來十年新申請專利的交叉授權,相當于獲得帳面上的大補丸,這次的和解案可以當作國際專利戰“以小博大”的教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