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鑫存儲內存芯片自主制造項目投產
據新華社報道,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總投資約1500億元的長鑫存儲內存芯片自主制造項目宣布投產,其與國際主流DRAM產品同步的10納米級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一期設計產能每月12萬片晶圓。
報道指出,該項目以打造設計和制造一體化的內存芯片國產化制造基地為目標,2016年5月由合肥市政府旗下投資平臺合肥產投與細分存儲器國產領軍企業兆易創新共同出資組建,是安徽省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
目前,項目已通過層層評審,并獲得工信部旗下檢測機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量產良率檢測報告。
據悉,長鑫存儲投產的產品是現在全球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大會現場,長鑫存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一明表示,投產的8Gb DDR4通過了多個國內外大客戶的驗證,今年底正式交付,另有一款供移動終端使用的低功耗產品也即將投產。
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投產
9月20日,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投產啟動活動在廣州舉行。官方消息顯示,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是國內第一座以虛擬IDM (Virtual IDM)為營運策略的12英寸芯片廠,也是廣州第一條12英寸芯片生產線,列入廣東省、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
該項目一期投資100億元,達產后將實現月產40000片12英寸晶圓的生產能力,產品包括微處理器、電源管理芯片、模擬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滿足物聯網、汽車電子、人工智能、5G等創新應用的模擬芯片需求。二期投資額約約188億元,月產能將達4萬片12英寸晶圓芯片。
據了解,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于2017年12月奠基,2018年3月打樁施工,2018年10月主體結構封頂,2018年12月潔凈室正壓送風,今年3月首批設備搬入,6月15日開始投片,如今9月20日正式宣告投產,從打樁施工到投產只用了一年半時間。
紫光科技擬出售公司67.82%股份
紫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控股”)公告顯示,9月17日公司獲公司控股股東紫光科技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科技”)通知,其于當日與芯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鼎”)及北京紫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紫光資本”)訂立股份購買協議。
根據協議,芯鼎同意有條件地向紫光科技收購銷售股份,總對價為9.9億港元。交易完成后,聯合要約人(中青芯鑫及芯鼎)及其一致行動人(包括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及河南戰興基金)將持有9.87億股及權益,約占公司總股本的67.82%。
聯合要約人的意向是將維持紫光控股現有的主要業務,即SMT裝備制造及相關業務,并將協助紫光控股精簡公司資源及業務結構,以及擴展至其他半導體相關業務的機會。
華虹無錫項目12英寸生產線建成投片
9月17日,華虹無錫項目再次迎來重大進展,集成電路研發和制造基地(一期)12英寸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片,隨著首批12英寸硅片進入工藝機臺,開始55納米芯片產品制造,這標志著項目將由工程建設期正式邁入生產運營期。
2017年8月,華虹集團與無錫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華虹集團集成電路研發和制造基地項目正式落戶無錫高新區。據此前官方介紹,華虹無錫項目占地約700畝,總投資100億美元,一期投資25億美元,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納米、月產能約4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5G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應用。
據悉,該項目于2018年6月25日樁基工程完成,開始大底板澆筑;2018年8月12日,生產廠房鋼架屋桁架吊裝完成;2018年12月21日,廠房機構封頂;2019年5月24日,首臺工藝設備搬入;2019年6月6日,光刻設備搬入;2019年9月17日,項目正式啟用量產。
龍芯中科南方總部項目落戶南京
9月18日,2019中國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6個重大項目簽約落戶南京軟件園,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其中包括龍芯中科南方總部項目、大魚半導體物聯網芯片總部項目、創天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項目、創芯慧聯芯片研發項目等5個半導體項目。
其中,龍芯中科南方總部項目簽約落戶,是龍芯中科在南方區域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江北新區支持集成電路等自主創新產業發展、發力的重要戰略舉措。該項目投資30億元,用地約200畝,建設龍芯自主創新產業園,開展新型信息技術相關產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該自主創新產業園。
據報道,龍芯中科將注冊一個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公司,包括龍芯處理器的研制、生產到產業化,將通過這個平臺搭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備注:以上內容為集邦咨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在后臺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正版圖片庫,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