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業企業8月28日公布的半年報告顯示,全資子公司凱世通研發國產自主高能離子注入機關鍵項目已進入實際調試階段。
受房地產行業整體政策影響,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5億元,同比減少31.24%,實現凈利潤5.2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4.48億元,分別同比減少40.68%和48.24%。
上半年,公司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應變不利因素,在穩步推進現有項目開發的同時加快了戰略轉型步伐。為了盡快實現彎道超車,公司加大了在半導體領域投入力度,以設立半導體產業園基地為依托,積極探索“集成裝備+地方”經營模式,力圖實現半導體雙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方位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在保證穩健消化房產存量的同時確保企業轉型軟著陸。
萬業企業此前著力并購而入的凱世通自主研制的離子注入機,可應用于新能源產品制造、集成電路制造等領域。在太陽能領域,凱世通作為目前全球僅有的3家太陽能離子注入機廠家之一,市場占有率為全球第一。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是集成電路制造中的四大關鍵設備之一,市場集中度偏高,美國多家公司獲得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高能離子注入機方面,凱世通在政府項目的支持下,正全力自主研發國產高能離子注入機。該公司于今年4月所申報的02專項“300mm高能離子注入機裝備及工藝研發項目”已完成第一階段審批,縮申報的上海市科委的高能離子注入機關鍵技術項目已獲立項。目前凱世通已完成實驗機臺的調試、恢復與實驗場地準備,正在與國內關鍵客戶溝通高能離子注入機應運方面的技術需求。
早在去年8月6日,在上交所舉行的發行股份收購資產事項媒體說明會上,萬業企業董事長朱旭東曾用三句話表明心跡:一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半導體產業是制造業的皇冠,公司核心團隊以真金白銀投入,希望通過攀高峰“掙大錢”;二是“喜歡啃硬骨頭”,想在人少的地方鉆研下去;三是“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公司準備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要把事情做好。一年時間過去了,公司在嚴苛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堅持國產替代與自主研發,正在“啃下硬骨頭”。
萬業企業董事會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公司將緊密對接國家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布局,特別是抓住集成電路關鍵設備和核心材料領域的國產化和進口替代機會,推動公司快速向集成電路產業領域轉型。今年6月公司已公告,擬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共同牽頭發起設立集成電路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其中中科院微電子所與萬業企業共同出資8億元,擬以各自持有的集成電路裝備類公司股權作價入股,芯鑫租賃擬對裝備集團提供意向性融資額度5億元。此合作將匯集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推動集成電路裝備產業“科研、金融、產業”的融合,促進集成電路裝備國產替代水平的提升,以此推動公司向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轉型邁出重要的一步。
“臨港就是中國的硅谷,它的結構布置,跟生活環境,與我們當年在硅谷是很類似的。”凱世通半導體創世人陳炯曾如此表示。如今,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正式發布,萬業企業與凱世通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借助臨港新片區的進一步開放政策,輔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資金支持,公司有志在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產業的國產替代進程中,實現經營業績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