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關鍵半導體材料加強出口管制,重創韓國科技業,據傳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原本打算在明(2020)年初發布7納米高端處理器,如今只能被迫延后上市計劃。

日經新聞英文版10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三家供應三星光阻劑(photoresist)的關鍵廠商──東京應化工業(Tokyo Ohka Kogyo)、信越化學工業(Shin-Etsu Chemical)及JSR都表示,在日本政府7月4日加強管制對韓出口后,不知供應何時才能恢復正常。

一名資深政府官員直指,在取得政府執照前,日本廠商必須全面暫停出貨,這個過程也許得花上90天、甚至更久,端看個案情況而定。熟知三星先進芯片制造計劃的未具名人士則透露,三星的研究計劃已經受到影響,“為確保未來光阻劑的供應無虞,部分跟極紫外光(EUV)制程有關的芯片研發作業已暫時停擺。”

EUV光阻劑的供應若受干擾,三星明年初發表7納米芯片的計劃,恐因此受到沖擊,這些芯片對三星明年要推的旗艦智能機、以及其5G電信設備都非常關鍵。不只如此,這對三星想要挑戰臺積電、在2023年將先進晶圓代工市占從不到10%拉升至25%的野心,也非常重要。

分析師表示,替換光阻劑供應商的難度極高,倘若日本對韓國的出口限制無法盡快解除,那么三星生產最新智能機處理器的進度肯定會受到拖累,推出先進芯片制程、奪取臺積電市占的野心也將備受打擊。

日本政府加強了三項半導體材料對南韓的出口管制,分別是OLED面板材料氟聚醯亞胺(fluorinated polyimide)、半導體制程關鍵材料的光阻劑和蝕刻氣體(高純度氟化氫)。

爭取芯片領先地位是日本意圖?

韓國中央日報11日報導,韓國國家文官培訓院院長Yang Hyang-ja 8日接受訪問時認為,日本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的最大目的,應是拖慢南韓的半導體發展、爭取芯片產業的領先地位。

Yang說,“韓國過去27年來一直都在存儲器產業位居龍頭地位,對日本的領先差距愈拉愈大。韓國從未在其他領域領先別國這么多,這包括美國與日本。”她表示,即便許多國家都已宣布要帶頭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但少了韓國芯片,想要實現計劃并不容易。

Yang先前曾為三星帶領快閃存儲器設計與檢驗團隊,直到2016年1月進入公共服務部門為止。她的日語非常流利。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已故創辦人李秉(吉吉)1988年曾邀請日本半導體專家Shigetaka Hamada前來參加首爾奧運,Yang即是Hamada的隨行口譯。

Yang表示,倘若日本關鍵材料要花上90天才能抵達,韓國將難以發展晶圓代工。臺積電、三星是全球唯二兩家有能力以EUV微影技術競爭7納米制程的業者,今年EUV設備僅生產30臺,臺積電已預購18臺、韓國則即將失去關鍵原料的供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