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英飛凌宣布將以每股23.85美元收購賽普拉斯全部股份,總企業價值達90億歐元。交易預期將于2019年年底或2020年年初完成。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收購賽普拉斯,將使英飛凌的業務擴展至更廣泛的層面。通過此交易,我們將能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產品組合,連接現實與數字世界,在汽車、工業和物聯網領域開拓新的增長潛力。”隨著智能手機等市場發展減緩,汽車、工業等領域正在成為半導體公司下一個競爭焦點。半導體公司紛紛通過并購等手段強化相關領域的布局。預計未來這些領域的競爭還將進一步加強。
意在豐富汽車、工業半導體產品線
“并購賽普拉斯之后,英飛凌將進一步完善其在汽車電子、工業半導體等領域的產品線布局,同時向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擴展。”業內人士韓曉敏指出。
被收購方賽普拉斯是美國知名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82年。成立之初,賽普拉斯在SRAM存儲器上具有一定領先優勢,此后產品線逐漸向Wi-Fi、藍牙、MCU、USB 控制器、PMIC等領域擴展。2016年,賽普拉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ssane El-Khoury提出“賽普拉斯3.0戰略”,針對半導體產業增長更快的目標市場提供嵌入式系統解決方案。在該戰略的指導下,賽普拉斯從芯片產品供應商向解決方案商轉變,市場也擴展到物聯網、汽車、消費電子及工業應用等多個領域。這也使得賽普拉斯的產品線與英飛凌具有了較強互補性。
根據公開資料,英飛凌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和智能卡芯片供應商,汽車半導體業務排名全球第二,在英飛凌所擁有的汽車(ATV)、 電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場(PMM)、工業功率控制(IPC)及數字安全解決方案(DSS)四大業務部門中,汽車業務占比最大,占全公司收入比例達43%。
“在汽車半導體領域,英飛凌的強項在于車用的功率半導體和電源管理、汽車用系統芯片和各種傳感器。而在汽車信息娛樂系統需要用到藍牙等無線技術,英飛凌還需要產品線來補強,賽普拉斯的產品線正好可以補強。”韓曉敏指出。此外,賽普拉斯擁有的微控制器、軟件和連接組件等產品組合,也可以用于工業的電動馬達、電源,以及智能家電、消費電子及醫療等物聯網設備中。對于英飛凌有較強的互補性。
汽車、工業半導體將成競爭焦點
汽車、工業、物聯網正在成為半導體公司下一個競爭的焦點。“如果說前幾年上述市場的競爭還不太激烈的話,隨著智能手機等市場減緩,汽車電子、智能工業越來越走向成熟,這幾個領域已經開始受到半導體公司的高度重視。”韓曉敏說。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半導體公司紛紛強化在這一領域的布局。近日,全球最大的車用半導體公司恩智浦收購了Marvell的無線事業部,意在加強連接方面的產品線布局。而同屬車用半導體前三強的瑞薩電子更是在近兩年中,先后收購了Intersil和IDT兩家模擬IC公司,豐富自身的產品組合。英飛凌本次對賽普拉斯的收購,其目的顯然也是在強化上述領域的布局,以應對未來的競爭。未來半導體公司在汽車、工業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根據英飛凌新聞稿發布的信息:基于2018財年備考營收100億歐元,此交易將使英飛凌成為全球第8大芯片制造商(原來排名第10)。在原來已具全球領先地位的功率半導體和安全控制器的基礎上,英飛凌更將成為汽車電子市場首屈一指的芯片供應商。
“強者恒強是半導體發展的大趨勢,而豐富旗下產品線也將成為發展趨勢之一。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預計未來在汽車、工業半導體領域有可能還將有更多新的并購出現。” 韓曉敏指出。
巨資收購存挑戰
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正在進入調整時期。根據IHSMarkit數據,2019年全球半導體芯片行業的營收將下降7.4%。營收將從2018年的4820億美元下降至2019年的4462億美元。在此情況下,英飛凌也面著臨更大的業績壓力。5月8日,英飛凌公布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報告,預測全年度增長率僅為5%,而過去三年英飛凌營收復合年均增長率是9.5%。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博士坦誠:“市場增速明顯放緩。高速增長的時代已暫告一段落,客戶需求正在回調。在3月底,我們順應這一趨勢,調整了全年的預期,做好增長放緩的準備。”
在此情況下,英飛凌卻斥資收購賽普拉斯公司。這一收購行動必將會給英飛凌帶來更大的財務壓力。這顯然對于英飛凌來說將是一項挑戰。
“收購賽普拉斯,將使英飛凌進入新的IOT領域,這對英飛凌也將是一個挑戰。”韓曉敏認為。此前,英飛凌雖然也對物聯網領域有所涉及,但是產品更多偏向功率器件和電源芯片,而賽普拉斯的產品多集中在連接芯片、MCU等方面,客戶需求與以往是不同的。如何向客戶提供更加完備的售后支撐,將是一個挑戰。” 韓曉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