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CES 2019,英特爾(Intel)即發表Athena計劃,目的在推動下一代全新筆記本電腦走向更輕薄、效能更好及更長電池壽命的設計,過程將與筆記本電腦品牌廠、代工廠及面板廠合作共同研發,并于COMPUTEX前夕公布更多設計細節。為了協助合作伙伴設計開發,將在2019年6月于臺北、上海和美國加州設立開放實驗室,預期新一代Athena筆記本電腦最快將于2019下半年問世,推動下一波筆記本電腦發展。

新一代筆記本電腦設計將帶動關鍵零組件機會

此次計劃與過去英特爾2011年推出Ultrabook做法類似,第一步是在處理器不降低效能前提下打造電池續航力,延長到現行主流產品的1.5倍;

第二步是導入22納米制程的Ivy Bridge平臺,提供消費者更安全、更省電與繪圖功能更強的處理器;

最后,Haswell微架構把功率減低,允許廠商打造更長效產品,強調以處理器優化為中心,走向輕薄化設計。與Athena計劃不同的是,將加入更多關鍵耗電零件合作伙伴,包含音頻、顯示器、嵌入式控制器、觸覺元件、SSD和無線技術,強調使用者在不同使用情境下也能維持很好的Battery Life。

以目前市場來看,輕薄化與長時間使用早已是主流筆記本電腦的設計標準,對英特爾來說,未來在AI、IoT與5G趨勢下,勢必要發展合乎未來應用場景的筆記本電腦;此外,透過計劃建立的設計標準,合作廠商硬件必須通過最低規格標準,也意味新一代設計將帶動相關零組件機會。

發展常時連網筆記本電腦,電信商配套措施將為關鍵

英特爾Athena計劃另一個重點在于Always Ready,強調打開電腦就可連上網絡,省去尋找Wi-Fi才能連網的時間,使用方式朝一整天不中斷連網體驗持續推進,將與高通2018年推出的常時連網處理器對打。

高通長期占據手機市場,挾著ARM架構處理器低功耗、全時聯網技術、競爭力價格、體積小巧與電池續航力等諸多利基點跨入筆記本電腦市場。

以市場面來看,英特爾優勢仍在于性能,高效能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與服務器等高端應用,都是目前ARM架構處理器暫時無法負荷的市場。

從英特爾目前產品策略來看,2019下半年推出Athena筆記本電腦并搭載10nm Ice Lake-U,即是要走低耗電和發展數據機等路線發展產品線,未來兩陣營將互相較勁。

此外,兩陣營發展常時聯網筆記本電腦共同需面對的問題,將是與電信商合作的商業模式及上網方案的配套措施,筆記本電腦與手機應用界線更加模糊,將帶來挑戰使用者習慣和商業模式的改變。

▲英特爾與高通常時連網筆記本電腦比較。(Source:拓墣產業研究院整理,2019.5)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正版圖片庫,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