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華為P30 Pro配備了潛望式攝像頭,支持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最高50倍數字變焦。4月,OPPO Reno實現量產,其長焦攝像頭覆蓋從16mm到160mm焦距的視角。潛望式攝像頭正式開啟智能手機光學變焦的新舞臺,然而潛望式攝像頭未來會成為手機廠商的標配功能,還是僅為走差異化路線的一個選擇呢?

手機攝影功能進階

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出貨量不斷下滑,攝像頭一直是智能手機的創新方向,手機攝影功能創新一直是手機存量競爭中的機遇,攝像頭創新節奏不斷加快,照相功能全方位的提升和創新成為市場熱點。在光學防抖、3D攝像頭、多攝等手機拍攝功能進階之后,潛望式攝像頭在今年正式登上舞臺。

通常情況下,變焦分為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兩種方式。兩者雖然都有助于望遠拍攝時放大遠方物體,但是只有光學變焦可以支持在圖像主體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讓主體在變大的同時,相對更加清晰。通常變焦倍數大者越適合用于望遠拍攝,而數碼變焦只能將原先的圖像尺寸裁小,讓圖像在lcd屏幕上變得比較大,但并不會有助于使細節更清晰。

高倍光學變焦一直是智能手機攝像的需求爆點,而受限于智能手機輕薄化特點,傳統攝像頭模組結構難以滿足高倍光學變焦的要求。至2018年,各大手機品牌開始推出內置光學變焦的旗艦機,但僅有華為Mate20 Pro具備3倍光學變焦能力,其余機型均只能保證2倍光學變焦能力。因此潛望式攝像頭成為解決方案,讓遠距離變焦成為了可能,手機攝影功能正在朝著專業相機靠攏。

由于手機厚度的限制,采用水平放置的手機攝像頭焦距較小,光學變焦能力有限,目前最高能達到3倍光學變焦。而潛望式攝像頭區別于傳統雙攝鏡頭豎向排列方式,在手機內橫向排放,并增加了光學轉換部件,由光學傳感器、濾光片、轉圈馬達、鏡頭組、棱鏡等組成,以特殊的光學三棱鏡讓光線折射進入鏡頭組,實現成像,能夠達到較高的光學變焦倍數,使遠處物體拍攝更清晰。

具備市場空間和需求

從市場需求角度看,產品側對于消費者的觸動主要思路以“有感”為主,哪些東西能讓消費者直觀感到變化,是現在飽和替換市場下的一個主要換機動因。“潛望式鏡頭主要是提升拍照質感,超高遠距拍照能讓消費者直觀看到產品的特性,而且手機拍照的產品主體元素依然是很重要的條件,這種讓消費者能看得見的不一樣就是最大的吸引點。”分析師李宣霖向記者表示。當下手機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對于手機外觀和拍照功能的敏感性較高。配備潛望式攝像頭的手機機型會首先拉動攝影愛好者的購買,滿足高畫質、高穩定性以及方便攜帶的攝影需求,具備一定的市場空間和客戶需求。

概念初期有待進一步發展

從市場供給角度看,潛望式攝像頭會是未來手機市場重要的市場推廣亮點,但未來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滲透和普及的過程,華為和OPPO具備大品牌優勢和基礎,會起帶頭作用,加快推進潛望式攝像頭的普及速度。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預測,潛望式攝像頭會在2019年成為高端旗艦機的標配。

但可以預見的是目前能夠真正能做好的廠家并不多。由于潛望式攝像頭本身成本較高,將近70美元,因此手機售價一定會在3500元以上,存在一定的成本壓力以及市場壓力。“包括蘋果在內的廠商在攝像頭上也是采取跟隨中國廠家的戰略,且蘋果公司一直在做標品,短期內較難承受潛望式攝像頭的巨大成本壓力。”孫燕飚表示。

整體來看,潛望式攝像頭目前屬于一個新概念驅動初期,還看不到潛望式高倍變焦在供應鏈的普及,還需要一定時間去觀察市場反應。拍照作為手機的一個重要產品元素一直都在進步和提升,高清高質量也一直都是升級的基礎方向,潛望式鏡頭技術現在還不理想的地方是整體模組較大,對于產品形態設計方面還有待提升。“未來隨著更多產品的涉入,潛望式鏡頭可能會作為多攝組合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個人對此比較樂觀。”李宣霖表示。

擔當手機AR流量入口

除了變焦拍攝,潛望式攝像頭還具有一個潛在功能,即成為手機AR的重要流量入口。華為、OPPO為代表的國內手機廠商逐步入局手機AR生態。0glass創始人兼CEO蘇波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手機攝像頭作為硬件終端,其功能提升是發展AR生態的重要契機。攝像頭是手機未來最重要的傳感器,AR對世界的認知、理解、描述都依賴于攝像頭。2022年以后,結合手機攝像頭的AR會成為數據可視化的重要方式。如今,我國手機廠商在攝像頭創新面表現亮眼,華為、OPPO的潛望式攝像頭意味著手機能捕捉到更遠距離的圖像,AR的采集、認知和感測范圍也隨之擴張。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全球具備潛望式攝像頭智能手機出貨量約0.15億部,其中華為P&Mate系列,和OPPO Reno系列將做出主要貢獻。2019年各終端旗艦產品期望搭載潛望式來提升自己品牌技術含量,但受限于技術難度及前期爬坡良率不理想,市場上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還需要一段時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