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行業的舞臺上,鎂光燈似乎總是聚焦于品牌廠商,中華酷聯、榮米 OV 等名字耳熟能詳。然而,作為行業重要拼圖的 ODM 廠商,長期以來都在幕后低調耕耘。直至近年,部分龍頭 ODM 廠商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才逐漸步入大眾視野。

今年 MWC 期間,記者在展會現場穿梭于各展位時,注意到一位專業人士正與廠商代表深入交流。出于職業的敏感,記者上前詢問,得知這位人士竟是國內ODM新銳企業酷賽科技的董事長陳凱峰。如此難得的訪談機會,筆者自然不愿錯過,而健談的陳凱峰董事長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記者的采訪要求。隨后,記者跟隨陳凱峰董事長來到酷賽科技的會議區,圍繞 AI、市場、公司經營等熱門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AI能力成手機差異化關鍵

陳凱峰董事長堪稱 MWC 的資深常客,過去十幾年間,除疫情受影響外,幾乎從未缺席。他對每一年 MWC 上的趨勢變化都極為關注、留意。最近幾年,AI 成為 MWC 上的主要探討話題之一,此次與他的交流,也由此展開。

在其看來,今年 MWC 的顯著變化在于,AI 應用不再僅停留在概念層面,而是加速在終端落地,為用戶帶來切實的 AI 體驗升級。一方面,芯片和手機廠商紛紛將生成式 AI 大模型引入智能終端,使其逐步具備對大語言模型、視覺及多模態 AI 應用的支持能力。與此同時,諸如 DeepSeek 等新模型出現,在不犧牲質量的前提下,提升了模型性能并大幅降低成本,有力推動終端 AI 加速落地。另一方面,隨著谷歌等云廠商大幅降低云端 AI 費用,終端 AI 端云結合進程加快,為其快速降本和普及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陳凱峰介紹,酷賽科技今年在 AI 方面成果頗豐。在海外和國內市場,分別與谷歌、豆包、科大訊飛等合作,接入相應大模型。他指出,手機端 AI 應用仍有巨大創新潛力。目前,通過端云協同,幾類終端 AI 應用已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影像能力上,拍照優化、智能消除等功能讓拍攝效果更出色;音頻領域,通話翻譯、語音降噪使溝通便捷清晰;工具類功能,像文章總結、郵件歸納提高了辦公效率;智能助手或智能體,以豆包為代表,正成為用戶手機使用的得力幫手。

陳凱峰特別強調,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伙伴,而智能助手以及未來的智能體將是手機AI的一個重要形態,其對使用者意圖的識別、理解和實現能力,將成為手機等產品差異化的重要特征。“比如對智能助手要求點一杯咖啡,現在已能依據日常商家選擇和飲用習慣,自動打開店鋪頁面、選擇口味并進入付款界面。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智能助手的 AI 能力將主導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選擇,誰家 AI 好用就選誰。能否精準識別、理解和實現使用者意圖,將成為手機廠商競爭的關鍵。”他說道。

業績逆勢上揚的秘訣在哪?

在酷賽科技的展位上,記者看到了其在本次 MWC 上展示的一系列創新產品。其中,酷賽科技的三防手機尤為引人注目,它不僅具備卓越的防水、防塵、防摔性能,防護等級達到業內領先水平,還創新性地加裝了高精度熱成像鏡頭,無論是工業檢測、戶外探險,還是安防監控等領域,都能施展身手。

據了解,酷賽科技業務七成來自海外市場。在過去幾年,手機行業復蘇乏力,市場環境復雜多變,但酷賽科技卻逆勢上揚,業績持續增長,訂單量更是逐年翻倍。2024 年,酷賽科技依舊保持強勁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同比實現正增長。

是什么因素促使酷賽科技能夠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始終保持向好的經營成績?通過與陳凱峰的交流,筆者總結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海外市場的策略以及對本土化的精心打磨。

酷賽科技自 2014 年進軍海外市場,但近年來,受國際環境影響,果斷調整策略,從原本聚焦長尾市場,轉變為提供低成本的本土化解決方案,從單純搶占客戶、爭奪市場份額,轉變為與客戶攜手共同成長。

一方面,面對高關稅、整機進入難度大的海外市場,酷賽科技沒有放棄,通過CKD/SKD(全/半散件組裝)等方式,與本地伙伴合作切入市場提供服務,包括一些To B領域以及國家主導的運營商采購項目,仍然能夠挖掘到市場空間。

作為一家成立近 20 年的老牌 ODM 廠商,酷賽科技歷經從功能機到 5G 時代的變遷,早已練就了一套成熟的柔性生產制造能力和精細化管理運營能力。即使面對小批量的 CKD 訂單,也能實現盈利,這種極致的操盤能力在行業內實屬罕見。

另一方面,酷賽科技深知貼近客戶、深入本地市場的重要性,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低成本且極具競爭力的本土化解決方案,這對主力產品定價在 200 美元左右的酷賽科技十分重要。

例如,酷賽科技推出了 “公版下的定制化服務”。公司精心設計了一套完整且靈活的公版方案,客戶可在此基礎上,根據當地文化、傳統等市場需求,自由定義攝像頭參數、選擇外觀顏色等。在軟件開發方面,酷賽科技針對本土市場的使用習慣和需求,開發出一系列簡單易用的本土化軟件。

陳凱峰表示:“我們的客戶擁有渠道和消費需求,而我們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成熟的供應鏈。地緣政治或許會催生一些局部市場機遇,對酷賽科技而言,這就是發展的契機,我們的市場份額也因此逐步擴大。”

將“針尖大”的市場做到極致

憑借著對于海外市場的精細化運營,酷賽科技被行業稱作是近年來ODM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不過在筆者看來,這顆新星的光芒遠不止于 “冉冉升起” 這般簡單描述。在競爭近乎白熱化的 ODM 行業,眾多老牌勁旅林立,酷賽科技宛如一匹橫空出世的黑馬,以破竹之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它不僅打破了行業原有的格局,更是用亮眼的業績表現和層出不窮的創新成果,向整個行業宣告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類似的國內廠商還有傳音,過去幾年傳音在海外取得快速成長,地緣政治有一定因素,但更重要的也是與本土市場的貼近。不過,相較于傳音,酷賽科技面對海外市場的區域更大,市場需求更為廣泛龐雜,更需要考驗精細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如市場營銷、成本的控制等。

2014年酷賽科技進入海外市場,目前已經與接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建立起合作關系,海外活躍客戶近40家。其中包括西班牙、德國、法國等歐洲市場,阿聯酋等中東市場,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市場,以及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市場。

陳凱峰形象地用 “網格化” 來比喻對海外市場本土化需求的覆蓋,他認為,只有將網格劃分得越小,顆粒度越細密,才能更精準地挖掘市場需求。他用 “一米寬,千米深” 來強調對市場需求覆蓋度的嚴苛要求。

以今年 MWC 酷賽科技展示的產品為例,前文提到的加裝熱成像、掃碼鏡頭的三防手機,在歐洲部分市場就收獲了廣泛需求。

談及未來發展和今年的市場判斷,陳凱峰認為,目前全球手機市場已經趨穩,緩慢復蘇下市場整體的成長有限。全球市場的起伏,對于酷賽科技而言,影響相對較小。

真正影響我們的,是格子切細了沒有,是否滿足了當地市場需求,是否貼近客戶需求以及本地文化特征去開發差異化產品,是流于表面還是真正解決了場景下的實際問題和剛需把一個看似微小如針尖的市場,通過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陳凱峰說。

隨著采訪接近尾聲,陳凱峰望向展區絡繹不絕的訪客,言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篤定:“ODM行業過去是‘隱形冠軍’,但今天的市場需要的是既能深耕技術、又能敏捷響應需求的‘全能選手’。”在MWC這個全球通信行業的風向標舞臺上,酷賽科技的三防手機、AI解決方案和本土化創新案例,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這家企業如何以“針尖式”的專注撬動全球市場。

當行業還在討論“寒冬”與“復蘇”時,酷賽科技已悄然構建起一套“柔中帶剛”的生存哲學——以技術為矛,穿透同質化競爭;以本土化為盾,抵御市場波動。陳凱峰的“網格化”戰略背后,不僅是商業邏輯的革新,更折射出中國ODM廠商從“制造代工”向“價值共創”的躍遷。正如他所說:“未來十年,誰能把每個‘一米寬’的需求挖到‘萬米深’,誰就能在紅海中找到自己的藍海。”這場MWC的邂逅,或許正是行業重新認識ODM價值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