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1CTO “AIGC實戰派年度創新先鋒”榜單揭曉,中昊芯英創始人及CEO楊龔軼凡憑借對生成式AI領域關鍵技術的發展與突破性演進做出重大貢獻,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榮獲51CTO“2024年度AIGC創新先鋒”稱號。
隨著大模型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眾多創新先鋒人物在推動AI落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51CTO在2024年發起了“AIGC創新中國行”評選活動,聯合業內生成式AI領域頂級專家、投資人權威發布,并經企業一線實踐者、廣大開發者公開投票,旨在發掘和表彰在生成式AI領域杰出實踐企業、產品方案和個人,推動生成式AI技術的創新探索和AIGC更廣泛的落地實踐。
此外,為了推薦和展示入選“AIGC創新中國行”的優秀AIGC創新實踐案例,51CTO還推出了視頻直播欄目“AIGC實戰派”,邀請AIGC創新標桿企業決策者、技術負責人、生成式AI領域專家、投資人,通過深度對話、案例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討生成式AI技術趨勢及發展演進。作為國內TPU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先行者與深度參與者,楊龔軼凡曾于2024年受邀參與51CTO “AIGC實戰派”直播訪談,分享其關于面向大模型時代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演進與技術實現等方面的見解與經驗。
楊龔軼凡是國家級領軍人才,擁有密歇根大學學士、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在硅谷深耕高端大芯片研發設計領域 10 余年,曾在 Google 作為芯片研發核心團隊深度參與 Google TPU 2/3/4 的設計與研發,在甲骨文公司參與、主導了 12 款包括 SPARC T8/M8 在內的頂級高性能 CPU 的設計與產出。擁有 54 項中國發明專利、17 項美國和歐洲發明專利,發表過3篇(分別為ASSCC、ISSCC、JSSCC)頂級國際論文。產業生涯中已成功流片十余次,掌握從 28nm 到 7nm 各代制程工藝下大芯片設計與優化完整方法論。
2018年,楊龔軼凡創立中昊芯英,致力于打造國產自主可控的AI算力基石。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TPU架構AI芯片“剎那®”,在AI計算場景下,相較于國際頭部芯片公司的知名GPU芯片,“剎那®”的算力性能超越其近1.5倍,能耗降低30%,單位算力成本僅為其 50%。基于“剎那®”打造的高性能 AI 服務器及大規模AI計算集群“泰則®”,支持1024片芯片片間高速互聯,系統性性能遠超傳統GPU架構數十倍,可支撐超千億參數AIGC大模型計算。目前,中昊芯英已與浙江大學、深圳聯通、青海·海東絲綢云谷低碳算力產業園等多地政府、運營商、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推動AI技術在金融、傳媒、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楊龔軼凡還曾受邀在央視財經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2024 甲子光年年終盛典等多個大會及活動參與演講分享,并斬獲多個榮譽獎項。楊龔軼凡此次榮獲“2024年度AIGC創新先鋒”稱號,不僅是對其個人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創新實踐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中昊芯英在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突出貢獻。未來,楊龔軼凡將繼續帶領中昊芯英深耕高性能AI芯片的自主研發與迭代,以國產自研自主可控的TPU創新架構設計的AI芯片,重塑AI大模型基礎設施的效率與性能,驅動人工智能的可持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