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晚,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主題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杭州站”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播出。此次大會由浙商總會新質生產力委員會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以下簡稱“總臺財經節目中心”) 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大會邀請中昊芯英創始人及CEO楊龔軼凡等浙江當地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展開深度對話,探討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模式與經驗。

本次發展大會,依托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融媒體活動“新質生產力中國行”這一平臺,是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的第四站。大型融媒體活動“新質生產力中國行”是總臺2024年重點項目,由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命題,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未來產業快速培育,探索新質生產力的未來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浙商總會新質生產力委員會聯席主席王堅,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浙商總會輪值會長、浙商總會新質生產力委員會聯席主席、浙江中南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建榮,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楊龔軼凡,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韓璧丞等出席。 

本次發展大會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主題。浙江省的6家企業參與現場討論,并且分別帶來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分享發展中的故事與經驗。其中,中昊芯英創始人及 CEO 楊龔軼凡作為浙江省當地企業代表,在此次大會上對公司自研的高性能 TPU 架構 AI 芯片剎那®及大規模 AI 計算集群系統泰則®進行了重點介紹。楊龔軼凡表示,中昊芯英歷時近五年研發,于2023年成功流片并量產了中國首枚TPU AI芯片,該芯片對人工智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且他還分享了團隊設計AI芯片的初心,即希望通過人工智能解放人類生產力,讓人們可以從事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此外,楊龔軼凡強調,科技創新需要企業家精神和產業堅持,才能將科技成果進行有效轉化。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需要企業與高校、研究院共同合作,來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和大模型生態構建,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圖片1.png

中昊芯英自2018年成立以來,便一直致力于打造 AI 大模型計算所需的、國產自主可控的、能夠匹配海外先進水平的 AI 算力基石,是國內唯一掌握 TPU 架構 AI 芯片核心研發技術并實現芯片量產的公司。公司以自研的、專為 AI/ML 而生的、面向 AI 計算場景時算力性能超越國際知名 GPU 芯片產品近 1.5 倍的高性能 TPU 架構 AI 芯片剎那®為基石,打造支持 1024 片芯片片間高速互聯的大規模 AI 計算集群泰則®,集群的系統性性能超越傳統 GPU 架構數十倍,能耗較傳統 GPU 可節省 30%,可支撐超千億參數 AIGC 大模型計算與推理,以及高級無人駕駛模型訓練、蛋白質結構精密預測在內的各類高強度 Al 運算場景。

楊龔軼凡是國家級領軍人才,擁有密歇根大學學士、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深耕高端大芯片研發設計領域 10 余年,曾在Google作為芯片研發核心團隊深度參與 Google TPU 2/3/4 的設計與研發,在甲骨文公司參與、主導了 12 款包括 SPARC T8/M8 在內的頂級高性能 CPU 的設計與產出。產業生涯中已成功流片十余次,掌握從 28nm 到 7nm 各代制程工藝下大芯片設計與優化完整方法論。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中昊芯英此次受邀參與參與央視財經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不僅是對公司發展和在人工智能領域成果的認可,更是對其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的肯定,未來,中昊芯英將繼續深耕 AI 芯片領域,不斷在算力上實現對現有技術的超越,為 AI 領域的深度學習和復雜模型計算提供強大的硬件支持,并以更加高效智能的人工智能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AI產業升級,為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