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聯盟消息,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近期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宣布下修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數預測至12.96億支,YoY衰退幅度達7.5%,這已是集邦咨詢今年以來第二次下修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數。

盡管目前中國已經在疫情上有所控制,但由于歐美疫情陸續升溫,各國政府防堵疫情政策加強,對經濟的影響層面擴展至全球性。集邦咨詢指出,在全球經濟表現急劇轉疲的預期下,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將直接面臨沖擊,其中對智能手機產業的影響包括消費者消費欲望轉向保守,導致需求向后遞延、換機周期再延長等。

手機終端需求疲軟,上游產業鏈各環節亦將無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智能手機處理器廠商而言,今年將會是何種態勢?

據了解,智能手機處理器廠商可分為以蘋果、華為、三星為代表的自研處理器手機廠商,以及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第三方供應商。在市場格局上,高通、聯發科、三星、蘋果、華為、紫光展銳等幾家廠商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大部分份額,其中高通市占率位居第一。

與第三方供應商不同,蘋果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從不外銷,只供應自家iPhone手機;華為海思麒麟目前亦僅供應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三星的手機處理器雖可外銷,出貨主力仍為自家手機,中高端系列手機亦會使用高通的處理器。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智能手機生產總量變化都將與這些廠商息息相關。

對于今年智能手機生產量衰退加劇現象,拓墣產業研究院資深產業分析師姚嘉洋表示,以手機市場格局來看,手機品牌的排名應不至于有過于激烈的變化,但由于總體手機出貨量將會下滑,手機品牌廠商的競爭應會更加激烈,以爭取更多的市占份額。

以上述情況為背景,姚嘉洋進一步指出,若手機品牌廠商采取價格競爭策略,勢必會影響獲利表現,對于華為等自研處理器的業者來說,因為仍需要研發費用應對處理器的開發,在面臨價格的競爭下,截至2020年底,應不至于嚴重影響處理器的開發進度。

由于上半年的疫情影響已經發生,使得手機品牌廠商極有機會出現價格戰的情況,對于第三方手機處理器廠商而言,采取降價策略恐怕是下半年將會上演的戲碼,如2019年華為搭載Kirin 810的nova 5(8G+128GB)發布時售價2799元,而前幾天發布搭載Kirin 820榮耀30S(8GB+256GB)售價2699RMB,這對于其他手機廠商與第三方手機處理器廠商,勢必會造成極大的價格壓力。

因此,姚嘉洋認為接下來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第三方手機處理器廠商如何在下半年迎戰激烈的價格競爭以維持一定的市占率,同時又要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將是相當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