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系觸控大廠業成科技招開股東說明會,特別提到將于2019年7月擴增超聲波指紋識別產能,以因應2019年底新增的2~3間新客戶訂單。超聲波指紋識別模塊市場由業成與歐菲把持,歐菲科技因觸控顯示產品線的市場需求疲弱,2018年起便鎖定FOD指紋識別技術為接下來的成長重點,因此,想必這兩家廠商將在2019年超聲波指紋識別市場上發生激烈碰撞。
歐菲科技面臨的危機與優勢
歐菲科技于2019年4月公告2018年整年財報,可發現歐菲科技面臨此困境的原因除了價格競爭,臺廠當年面臨Apple改采內嵌式觸控技術而觸發的威脅,也同樣降臨在歐菲科技等陸廠身上。
歐菲科技2018年營收雖和先前預測相差不大,但其營業利潤竟從18.94億元人民幣修正為虧損6.7億元人民幣,歸屬母公司凈虧損5.2億元人民幣,其他如資產負債率、應收帳款等數字也慘不忍睹,這樣的不堪竟還延續至2019年第一季,最大起因便是TDDI技術于智能型手機應用的快速普及,導致手機對觸控模塊的需求量大幅降低。
以年報上揭露的數據來看,2018年歐菲科技的「存貨跌價」金額達15.6億元人民幣,其中觸控顯示產品占比高達68%,因此歐菲科技身為FOD指紋識別模塊的龍頭廠商,自然不會輕易讓出這塊大餅,緊抓2018~2019年掀起的FOD技術浪潮。
超聲波指紋識別市場空間受限
除了超聲波指紋識別模塊產業競爭激烈,此技術因須在Flexible AMOLED面板上執行,也讓其規模難以和光學式FOD指紋識別技術相比擬。估計2019年搭載Flexible AMOLED技術的智能型手機銷量分布與往年類似,且Apple、Samsung旗艦機種便占8成左右,換言之,超聲波技術2020年的市場成長空間怕是相當有限。
雖然大陸面板業者-京東方已成功將自家Flexible AMOLED面板導入華為旗艦機種,Qualcomm卻因川普政策而必須和華為保持距離,陸系品牌將僅剩小米、OPPO、vivo等廠商有可能搭載此技術,中國以外的品牌則估計僅LGE、Google等已有數款AMOLED機種規劃的廠商最有可能。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受惠于Samsung導入而成長快速,但此技術的成長空間相對受限,業成因而以既有技術為基礎,進而布局光學FOD指紋識別和超聲波觸控技術等新市場。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正版圖片庫,拍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