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情緒受到地緣政治擔憂和人才問題的緩沖
畢馬威和全球半導體聯盟于 2024 年第四季度進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 20 次年度全球半導體行業調查。該調查收集了 156 位半導體高管對 2025 年及以后行業前景的見解。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來自年收入 10 億美元或以上的公司。
畢馬威半導體行業信心指數(KPMG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onfidence Index)對未來一年的評分為59(高于50表示前景樂觀多于消極)。這高于去年(54),因為所有因素的信心都有所增強:公司收入增長、盈利能力增長、員工增長、研發 (R&D) 支出和資本支出。信心指數得分因公司規模而異,但所有得分仍然是正的,尤其是在較小的公司:
- 大型公司(年收入 10 億美元或以上):58
- 中型公司(年收入 1 億美元至 9.99 億美元):54
- 小型公司(年收入低于 1 億美元):68
領導者對收入增長非常樂觀
- 絕大多數 (86%) 預計他們公司的收入將在未來一年增長,與去年的 83% 持平。更令人鼓舞的是,近一半 (46%) 的受訪者預計他們公司的收入將增長 10% 以上。
- 高管們也對 2025 年的行業收入增長充滿熱情,因為 92% 的高管預測該行業的收入將在來年增長。三分之一 (36%) 的受訪者預測行業收入增長將超過 10%。
人工智能 (AI) 現在是最重要的收入驅動力和首要戰略重點
- 去年,AI 飆升為推動半導體公司收入的第二大應用。今年,AI 取代了汽車行業,首次登上榜首。
- 相應地,微處理器(包括用于 AI 的圖形處理單元)再次成為明年行業增長的首要產品機會,領先于內存和傳感器/MEMS。
- 半導體領導者認為,AI 使能因素(包括高帶寬內存)是未來三年將對行業產生最大影響的生產技術。
- 在內部,實施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再次成為半導體公司未來三年的三大戰略重點之一,領先于并購、可持續發展計劃、參與政府補貼和網絡安全等其他優先事項。
- 半導體公司已經實施GenAI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技術和研發/工程。展望未來,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銷售是 GenAI 預計將在明年實施的主要功能。
人工智能 (AI) 現在是最重要的收入驅動力和首要戰略重點
- 去年,AI 飆升為推動半導體公司收入的第二大應用。今年,AI 取代了汽車行業,首次登上榜首。
- 相應地,微處理器(包括用于 AI 的圖形處理單元)再次成為明年行業增長的首要產品機會,領先于內存和傳感器/MEMS。
- 半導體領導者認為,AI 使能因素(包括高帶寬內存)是未來三年將對行業產生最大影響的生產技術。
- 在內部,實施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再次成為半導體公司未來三年的三大戰略重點之一,領先于并購、可持續發展計劃、參與政府補貼和網絡安全等其他優先事項。
- 半導體公司已經實施GenAI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技術和研發/工程。展望未來,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銷售是 GenAI 預計將在明年實施的主要功能。
地緣政治正在日益改變供應鏈
- 在去年的調查中排名第二后,地域主義(包括關稅和貿易限制)與人才風險并列為該行業未來三年面臨的最大問題。然而,在年收入 10 億美元或以上的大公司中,領土主義顯然是最大的問題。
- 武裝沖突和關稅被認為是未來兩年可能影響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兩個最令人擔憂的地緣政治問題。政府補貼和半導體技術國有化等其他事項也位居榜首。
- 為了回應這些擔憂,不斷增加的地理多樣性被認為是半導體領導者希望為提高供應鏈彈性而做出的最大改進。
- 在去年的調查中排名第二后,使供應鏈更加靈活并能適應地緣政治變化也與(人才發展/保留)并列為首要戰略重點。
高管們對中斷保持高度警惕
- 隨著非傳統半導體公司(科技巨頭、平臺公司和汽車公司)擴大其芯片能力,許多高管 (35%) 擔心會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這標志著該行業前景的轉變。
- 相比之下,去年只有 19% 的半導體領導者將新的競爭視為擔憂。
人才問題不會消失
- 由于預計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將增加,政府補貼推動了制造業的繁榮,84% 的高管預計他們的員工隊伍將在明年擴大或保持不變。小型企業 (97%) 比大型和中型公司 (分別為 80% 和 77%) 更看好這一主題。
- 隨著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和全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人才風險再次被確定為未來三年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盡管今年與關稅/貿易限制并列)。在前三次調查中,它被列為首要問題。
- 在今年的調查中,人才發展和留住人才仍然是未來三年的首要戰略重點(與供應鏈彈性并列)。
- 由于非傳統半導體公司(例如科技巨頭、平臺公司、汽車公司等)不斷擴大自己的芯片能力,因此行業高管將人才競爭視為主要影響。他們也越來越警惕從這一趨勢中出現的新競爭對手。
庫存過剩擔憂似乎正在消退
- 在去年的調查中,30% 的受訪者認為半導體庫存已經過剩。這種情緒保持穩定,沒有增加(在今年的調查中為 29%)。
- 同樣在去年的調查中,45% 的人認為庫存過剩將在未來四年內成為現實。在今年的調查中,這種看法下降到 37%。
- 四分之一 (25%) 的高管認為,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代表了持續增長的引擎,未來四年的需求將與供應相平衡。這比去年的調查 (19%) 有所增加。
- 為進一步緩解對過剩的擔憂,降低現有庫存水平是半導體公司為應對經濟環境而采取的或預計在明年采取的最頻繁行動。
- 產能過剩是未來三年的第六大行業問題,低于去年調查的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