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設計也好,晶圓代工也罷,許多半導體項目在北上廣深與非一線城市之間選擇后者。這個抉擇背后,是后者提供的“土壤”日益具備吸引力。
■江蘇:提供優越的投資環境
半導體項目簽約額領跑全國的江蘇省各城市,不僅通過國內廠商鞏固和提升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封測等方面能力,更吸引了國際光刻機龍頭ASML、知名汽車電子IP供應商Arteris等企業入駐,這背后是江蘇一貫領先的外資規模。
根據江蘇省政府官網信息,在今年1月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面向106家外商投資企業召開座談會,其中包括友達光電、SK 海力士(中國)等半導體企業。
會上江蘇省委、省政府聽取在蘇外資企業發展情況和對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并就建議作出回應。
從政策來看,今年上半年南京頒布《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新100條》、無錫頒布《無錫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等,而正是這兩個城市分別吸引了ASML、Arteris入駐。
■安徽:著眼于全國產業鏈缺口
合肥是安徽省半導體產業建設的排頭陣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25日在合肥舉行的重大產業項目集中(云)簽約儀式上,有4個半導體項目成功簽約。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簽約的協鑫集成再生晶圓制造項目,是2019年10月以來落地安徽的第三個晶圓再生項目。前兩個項目分別是10月18日舉行奠基儀式的安徽富樂德長江半導體晶圓再生項目、目前在建的至純科技12英寸晶圓再生項目。
晶圓再生是指將用于制程監控及擋片(Dummy wafer)的晶圓,回收加工、重復使用,以達到縮減成本的目的。
目前,晶圓再生市場高度聚焦于日本和中國臺灣,安徽再生晶圓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填補大陸產業鏈空白,也有助于刺激形成以再生晶圓為主的產業集群。
■浙江:發揮設計優勢,補足制造短板
長期以來,浙江省的優勢在于半導體設計業,其省會杭州市聚集了士蘭微電子、杭州國芯科技、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等一批國內領先的芯片設計企業。
除了芯片設計企業,海康威視、阿里巴巴等坐落于杭州的科技公司也發展出自己的芯片設計團隊。
從今年上半年簽約半導體項目的情況來看,浙江省有意推動制造與設計業均衡發展。簽約項目覆蓋了制造、封測及泛半導體方向。
■山東:專注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域
與江蘇、安徽、浙江相比,山東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稍顯貧弱。
2018年,山東省提出“先兩頭,再中間”的半導體產業建設思路,計劃從半導體產業上下游的設計業、封測業發力,再逐步發展起中游的制造業。
但兩年過去,山東始終沒有扶持出競爭力強大的半導體材料、封測企業。
從2020年上半年簽約的項目來看,先進半導體材料建設是山東發展半導體實力的抓手。
除了省份層面的頂層設計,具體到各個城市,非一線城市推出政策的步伐也稱得上緊湊有力。比如,自2020年上半年新基建提出以來,不完全統計有四省六城推出集成電路專項政策,其中除了北京、上海外,均是非一線城市。
四省六城推出的政策均緊扣新基建主題,規劃未來3年內的建設方案及目標。
從操作層面來說,相比于省級規劃,非一線城市緊扣住推動項目落地。
比如,據山東青島發布的《市屬企業加快布局“新基建”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青島將建設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等產業園區,同時推動澳柯瑪集團加快芯恩(青島)集成電路項目建設投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