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雙自聯動”體制機制優勢,2019年以來,廈門自貿區委員會牽頭建設集成電路平臺,率先全國開展集成電路保稅研發試點,以廈門科技產業化集團、廈門科湖集成電路發展有限公司為運營主體,以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為核心空間載體進行初期建設,并逐步拓展至自貿片區空港園區其他空間,同時輻射火炬高新區、海滄區等相關區域。

截至2020年7月底,平臺注冊集成電路相關企業219家,實際入駐161家。

根據調查,以廈門籌建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為契機,持續加強第三方平臺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動重點實驗室升級,提高技術成果轉換能力,為企業提供設計測試、保稅通關、培訓、流片、融資等全流程公共服務。已建成7個集成電路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并對外開展服務,構建了全國首條涵蓋“EDA工具平臺-集成電路研發保稅-失效分析-晶圓測試平臺-集成電路產品檢測認證平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集成電路設計全產業鏈公共技術服務體系。通過低成本、高質量、全流域的公共服務,創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下一步,廈門自貿區委員會將繼續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和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優勢,進一步深化“雙自聯動”合作機制,依托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平臺)和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創新“平臺+基地”發展模式,通過平臺創新服務基地發展,藉助基地發展推動平臺創新,不斷補鏈、強鏈、擴鏈,大力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打造國家“芯火”雙創基地核心區、“雙自聯動”示范區、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重要園區,促進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聯動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