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隨著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與紹興文理學院在合作協議上簽字,我市一個新的產教融合平臺——集成電路產業學院誕生了。
集成電路產業是紹興市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越城區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力點,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作為越城區集成電路產業的龍頭項目,“中芯紹興”明年3月主要產品將實現量產,預計到2022年實現年產值43億多元,將成為國內規模較大、技術領先的微機電和功率集成系統制造中心。但同時,“中芯紹興”也將面臨人才緊缺這一痛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顯示,到2020年前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需求規模約為72萬人,截至2017年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現有人才存量僅為約40萬人,人才缺口較大。
“我們公司現有員工800人,兩年內員工數將達到3000人。”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奇說,集成電路產業學院將建設“先進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開放式研究平臺,校企聯合共同建設生產實訓中心,共同培養具有卓越創新能力的集成電路應用人才。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簽約儀式上,越城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現階段的人才問題可以通過全球招攬解決,產業未來的發展則需要大量應用型本科人才,而且是‘留得住’的人才。”
“大學應該承擔孵化科技企業、培育大量科技人才的功能。”紹興文理學院相關負責人稱,新成立的“學院”就是為“集成電路”這一新興產業量身定制的,“我校將主動服務于大灣區發展重大發展戰略項目、紹興市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為增強集成電路企業核心競爭力、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