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未來產業的聚焦點在哪里?17個市州如何根據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找準位置、構筑各具特色的產業優勢?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從省經信廳獲悉,《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日前正式出爐,這份描繪湖北未來產業發展的布局圖、作戰圖,將為湖北制造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行動指引和動態導航。
產業地圖分為三部分,即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總體產業格局圖、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布局圖、百家產業集群分布圖。從產業和區域兩個維度,21張產業地圖全景式、可視化呈現,描繪了全省制造業發展“現狀圖”,勾勒出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
總體產業格局圖中,“一芯”依托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兩帶”以長江、漢江為紐帶,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孝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三區”圍繞區域協同與產業集聚,推動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競相發展,形成全省東中西三大片區高質量發展。
“十大重點產業”布局圖,對集成電路產業、地理空間信息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制造產業、汽車產業、數字產業、生物產業、康養產業、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航空航天十大重點產業在全省的區域產業鏈布局及重點企業分布進行梳理和可視化呈現。
百家產業集群分布圖,則對全省重點產業集群按照產業類型打標分類,可視化呈現全省產業集聚情況及產業鏈環節的地理分布。
十大重點產業布局
1、集成電路產業:以武漢為核心發展區,建設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以襄陽、宜昌、黃石、荊州、黃岡、隨州、潛江、天門為發展區,重點布局光通信芯片等。
2、地理空間信息產業:鼓勵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產業,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發展。
3、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托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輻射帶動荊州、鄂州、潛江等地區。
4、智能制造:以武漢、襄陽、宜昌為核心區,重點發展激光、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以黃石、黃岡、荊州、孝感、隨州為發展區,重點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
5、汽車產業:在武漢、襄陽、十堰、黃岡、宜昌、孝感、隨州、荊州等地布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在武漢、襄陽、十堰、孝感、荊州、潛江等地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等。
6、數字產業:在武漢集中發展數字基礎平臺、數字共享、數字應用產業;在宜昌、襄陽、黃石等地開展云計算、大數據、軟件服務等示范應用。
7、生物產業:在武漢布局發展生物全產業鏈;在宜昌布局生物制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等,建設國家仿制藥生產基地。
8、康養產業:形成以武漢為核心樞紐的大健康服務網絡體系和健康食品生產體系。
9、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在咸寧、宜昌、恩施等地區進行核電、頁巖氣新能源開發等等。
10、航空航天產業: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核心,輻射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集聚發展。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