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長沙新一代半導體產業鏈建設合作交流暨集中簽約活動上,湖南創一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綠源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等14家半導體企業簽約落戶望城經開區,將為望城加速布局新一代半導體產業增添新動力、注入新動能。
本次集中簽約的企業涵蓋芯片設計、功率器件、高端材料以及面向5G云端智能機器人等高端應用項目,通過建鏈和延鏈,在園區搭建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為后續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目前,望城經開區已經集聚了綠源半導體、璟泰微電子等20多個新一代半導體產業鏈核心企業,預計到2025年,這批項目將釋放100億產值。園區將著力在研究院平臺支撐、基金支持、人才供給方面做好產業鏈建設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超一流的營商環境。
半導體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基礎,是支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近年來,長沙圍繞“一條主線、三個中心和五個鏈條”的總體布局,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加強技術研發,聚集產業人才,產業鏈不斷向上下游延伸,其中一條主線:以第三代半導體為核心的新一代半導體產業健康生態體系;三個中心:新一代半導體材料中心(瀏陽高新區)、新一代半導體科創中心(湖南湘江新區)、新一代半導體應用及智造中心(望城經開區);五個鏈條:材料芯片產業鏈、電子電力產業鏈、微波電子產業鏈、光電子產業鏈和配套衍生產業鏈。
作為全省第一個編制《新一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1)》的園區,望城經開區牢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主動把握新一代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趕超機遇,按照“以兩頭促中間”構建產業生態圈的行動路線,明確近期以培育壯大應用終端和芯片設計等產業鏈兩端為重點,中遠期帶動產業鏈中游的專用芯片制造及封測等協同發展,通過構建載體平臺、培植企業方陣和融合協同創新等產業鏈賦能行動,打造引領全省新一代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的研究院、科創中心和智造及應用中心(簡稱“一院兩中心”),助推長沙建設國家智能制造中心,為中國半導體長期實現自主可控貢獻新力量。
望城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將按照一年搭架構、兩年求突破、三年見成效的發展階段目標,積極搶占新一代半導體產業鏈布局望城的創新趕超機遇,加快形成產業規模和智能制造應用特色。
到2021年,新一代半導體產業產值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專業園區載體和研發設計平臺等基礎支撐體系基本成型,培育引進產值過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10家以上,孵化一大批創新創業型芯片應用和設計企業,形成扎根本土的產業應用生態和嵌入全國的產業創新生態,構建應用設計協同、科技孵化高效、配套功能完善、規模效應明顯的新一代半導體產業集聚區。
據悉,望城還將全力壯大芯片應用生態,充分發揮園區在智能終端、智能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優勢,把握新一代半導體創新應用前沿領域的市場需求和政策機遇,依托華為、TDK、偉創力等應用端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智能終端、5G、自主可控、網絡安全、北斗、軍民融合等六個終端應用創新領域。
積極引進和壯大一批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系統集成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嵌入本地先進制造產業鏈的芯片應用企業,依托國防科技大學等孵化一批軍民兩用前沿領先技術產品,加快提升新一代半導體應用場景創新和企業集成創新能力,支持新一代半導體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研發,構建應用端產業創新生態及做大產業規模。
到2021年,芯片應用產業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引進和培育芯片應用端規模企業20家以上,基本形成以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為特色的新一代半導體產業創新應用生態。
名詞解釋:新一代半導體
半導體可大致分為三代,第三代半導體也被稱為新一代半導體。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硅(Si)和鍺(Ge)主要用于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數值計算,成就了“美國硅谷”高科技產業群,促成英特爾、德州儀器等半導體巨頭的誕生;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砷化鎵(GaAs)和磷化姻(InP)主要用于無線通信,帶來了光纖通信、移動通信、GPS全球導航等電子信息業的飛速發展;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能帶隙)大,又稱寬禁帶半導體;主要包括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SiC最接近產業化。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具有高熱導率、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和高鍵合能等優點,可以滿足現代電子技術對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抗輻射等惡劣條件的新要求。
目前第三代半導體的典型應用,包括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輸電系統、太陽能和風能并網、雷達、5G移動通信等領域。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源于望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