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備胎”,共享設備,集聚人才……杭州為企業提供的招商引資服務,已經不再是僅僅提供場地的1.0時代,或是僅僅提供政策的2.0時代。現在杭州招商引資的企業服務,已經圍繞產業鏈,進入了為企業健全產業配套的3.0時代。

杭州自6月6日起實施《全市“一盤棋”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制度(試行)》,對各產業平臺的運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統籌本地資源和要素”、“優化產業生態”將是今后杭州市招商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

培育“備胎”

集成電路的研發和生產,極其容易遭遇“卡脖子”現象:一旦遭遇斷供,國產零部件可能就跟不上。在杭州臨安青山湖微納智造小鎮里,政府就為龍頭企業尋找了一些“備胎”。

集成電路的下游應用,涉及通信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消費等領域。“下游客戶,一般集成電路企業會自己開拓,政府順勢做好用戶端的企業服務和激勵就好。”青山湖科技城商務局商務一科工作人員說。

但是集成電路制造的上游,包括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設備等供應鏈,這些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顧不到的,就是需要政府操心的地方。目前,微納智造小鎮已經扶持并引進了4家國產集成電路的零部件供應商。

“主要是為龍頭企業緩解供應鏈安全風險”,上述工作人員指出,這些企業目前的產品可能還達不到龍頭企業的先進產品線設備標準,但是通過幾年的升級迭代,其中的一部分很有可能就能成為正式的“備胎”,一旦有需要,他們可以隨時轉正。

共享設備

微納智造小鎮里,除了士蘭微等龍頭企業,還有2/3屬于小微企業。購買一臺價值幾百萬到幾億元的大設備,對這些小微企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但沒有這些設備,又可能導致研發到量產的進程無法繼續。

青山湖微納技術研發開放平臺正是為解決這類難題應運而生的,該平臺計劃今年投入使用。政府將通過補貼設備采購與平臺運營費等形式,“購買”企業的設備閑置時段與運營服務,將先進的集成電路后段特色工藝中試產線開放給相關企業和高校使用。

杭州希望借此促進集成電路上下游產業在微納智造小鎮聚集,提升浙江省乃至全國相關企業和研究單位技術開發與產業化能力,同時,也能保障我國信息安全,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集聚人才

青山湖科技城對于微納智造小鎮的規劃,是一環緊扣一環。為龍頭企業尋找“備胎”和開放平臺的建設,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得人”——即集成電路的人才集聚。

為了解決園區內企業集成電路產業“缺人”的難題,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在今年年初發布的《關于推進以集成電路產業為核心的微納產業發展專項政策》中規定,對企業引進的微納產業緊缺人才,本科補貼3萬元,碩士補貼7萬元,博士補貼10萬元。這是在青山湖科技城原有的杭州高層次人才“普惠政策”之上的加碼。

微納智造小鎮除了“引才”,還在積極開拓集成電路人才集聚其他渠道。微納智造小鎮一方面給企業和高校牽線,鼓勵企業和高校以共建式的培養模式,定向培養集成電路人才。另一方面,微納智造小鎮還鼓勵企業和行業內的人才服務機構合作,建立微納產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幫助電子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轉行”,投入微電子設計領域。據介紹,建立培養基地的企業,可以連續三年每年得到最高100萬的資助。